社 會 工 作
本科,學制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社會工作專業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崛起的專業,也是受到政府高度支持并大力推動建設的朝陽專業。社會工作專業為國家培養社會管理、社會政策和社會福利保障方面的各層次專業人才。特別是近幾年,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下,社會工作專業迅猛發展,成為一個滿足社會保障和社會政策需求的、與世界各國大學對接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的專業。
社會工作旨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致力于解決人與社會環境失調的專業與職業。社會工作主要預防和解決部分因不良互動方式而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開展社區服務,完善社會功能,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和社會生活素質,實現個人和社會的良好互動,促進社會的穩定與發展。在我國社會工作不僅包括社會福利、社會保障等社會改造方面的工作。
一、培養要求
社會工作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樹立社會工作的價值理想,學習和掌握開展社會工作的技能與方法,使學生具備進行社會調查研究的方法與技能,掌握理論分析、實證研究、社會實踐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培養特色
我院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目標,秉持“人性化關懷,理性化培養”的人才培養理念,現已形成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
(1)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實訓基地教學和畢業實習相結合的多元復合教學體系。
社會工作專業的課堂教學以講授專業基礎理論、方法和技能為主,實踐教學以培養學生主動參與適應社會生活為背景,實訓基地教學以教師指導下的學生校外實習基地實踐為主,畢業實習環節要求學生在實際工作崗位深入調查體驗并在導師的指導下將學習所得寫成畢業論文。學校以初步建立社會工作實訓室,為培養社會工作專門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我院同相關的福利部門和多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建立了校企合作單位。通過社會實踐,使學生明確了專業的定位,增長了社會工作專業技術的認識。
(2)本校學習與外校學習相結合的聯合培養體系。
本專業本科生在大學期間可作為交換學生到福州大學交流學習一年。此外,本專業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視角,每年都會邀請名校教師來我校給本科生講學,學術交流互動頻繁。
三、課程設置
本專業主要課程包括: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概論、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研究方法、社會心理學、社會政策與法規、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社會工作倫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成長小組、社會調查、人際溝通訓練以及專業教學實習等。
四、就業方向
社會工作專業就業方向主要包括:
1.民政系統;
2.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體團組織;
3.學校,司法部門,衛生組織;
4.NGO,NPO等非政府,非贏利組織及民間組織;
5.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等;
6.兒童,老年等福利機構,心理咨詢機構;
7.其他各種社會福利機構和社會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