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5-05-12
點擊:290
1935年9月17日,毛澤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攻克甘肅境內天險臘子口進入。20日,部隊到達甘肅岷縣以南的哈達鋪進行休整,根據俄界會議決定,將北上紅軍正式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下轄三個縱隊,全支隊7000余人。10月5日,右路一縱隊在林彪司令員、聶榮臻政委和左權參謀長率領下,由靜寧界石鋪高家堡子出發,進入單家集、興隆鎮一帶宿營;左路二縱隊由彭雪楓司令員、李富春政委和肖勁光參謀長率領,三縱隊(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機關)由葉劍英司令員、鄧發政委和張經武參謀長率領,于同日抵達公易鎮(屬今西吉縣興隆鎮),在上村、新合莊、撒家灣、閻家灣、西冶等村宿營。
毛澤東、張聞天、王稼祥、博古等領導人隨一縱隊當日到達單家集。宿營后,毛澤東、張聞天參觀了單家集陜義堂清真寺,并和阿訇親切地談話,向他們說明,紅軍主張各民族平等,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保護清真寺、回教回文,使阿訇和各族群眾深受感動,紛紛騰出房子,熱情接待紅軍。當晚,毛澤東住宿在單家集村南頭清真寺北側一回族農民張崇德家中。
6日,中央領導和一縱隊離開興隆鎮、單家集。由于紅軍嚴格執行了黨的民族政策,贏得了民心,回族群眾親切地稱紅軍是“回民的軍隊”,熱情送紅軍過境。紅軍走時群眾又夾道歡送,將雞蛋、紅棗等食品塞給紅軍戰士。張聞天深受感動地說:“這個地方的回族群眾真好。”紅軍離開3小時后,國民黨飛機投擲7枚炸彈,轟炸了陜義堂清真寺。爆炸地點距毛澤東住過的廂房不足3米。
當日,一縱隊從駐地出發,經新店子、什字路、楊家磨黃蒿灣等地,到達固原張易堡宿營;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住在距張易堡(今屬原州區)3公里的毛莊村。二、三縱隊從公易鎮出發,經興隆鎮、北堡子、紅城子至張易堡與一縱隊一同宿營。
10月7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隨一縱隊登上六盤山。留下壯麗詞章——《清平樂·六盤山》。
7日中午,紅軍翻越六盤山到達青石嘴(今原州區)附近,先頭部隊發現國民黨東北軍騎兵第七師十九團運送給養的兩個連剛到青石嘴,正準備休息做飯,擋住了紅軍前進的道路。聶榮臻將此情況報告了剛剛登上六盤山的毛澤東,毛主席當機立斷決定消滅這股敵人。于是,一縱隊在蓮花溝召開指揮員會議,部署突襲青石嘴,消滅敵人,截斷平銀公路的作戰方案。決定四大隊(大隊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擔任正面攻擊,一大隊(大隊長楊得志、政委肖華)和五大隊(大隊長張春山、政委賴傳珠)從兩側迂回包抄,十三大隊(大隊長陳賡、政委鄧飛)擔任后衛掩護。戰斗發起后,三個大隊居高臨下、分路出擊,形成鉗形包圍態勢,同時壓向敵人。這時,敵人正在河灘樹蔭處吃飯,頓時慌了手腳,亂作一團,人喊馬嘶,自相踐踏。戰斗旋即結束,繳獲敵戰馬100多匹,武器彈藥、軍用物資10多輛馬車。一縱隊用這些戰馬裝備了偵察連,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組建的第一支騎兵偵察部隊,第一任騎兵偵察連連長梁興初、副連長劉云彪。
是夜,毛澤東住在小岔溝農戶張有仁家的一孔窯洞里。
8日晨,陜甘支隊左路二、三縱隊從掛馬溝出發。右路一縱隊從小岔溝出發,行至打石溝(店子洼),遇前來支援的駐慶陽國民黨馬鴻賓部第三十五師一四四旅二0五團王鳳云第一營和二0六團魏榮升第一營,一縱隊四大隊隊長王開湘和政委楊成武觀察敵情后,遂決定布成“口袋”陣,誘敵深入。王、魏兩敵進入包圍圈后,遭到突襲,亂作一團,官兵互不相顧,丟棄輜重,拼命潰退原路撤回。此戰紅軍擊潰兩營之敵,俘敵20余人,繳獲槍支80余支及全部輜重。
打石溝戰斗結束后,中午,紅軍相繼到達白陽城(今彭陽縣城),欲休息吃飯,突遭國民黨三架飛機轟炸,兩名紅軍戰土犧牲。此時,東北軍何柱國部騎兵和陶峙岳第八師也先后逼近,紅軍便折向東北方向轉進。彭德懷率左路二、三縱隊經堡子崾峴、祁小岔,夜宿草廟、玉洼一帶,彭德懷住宿玉洼農戶虎占祺家。右路一縱隊經杜家溝,沿戰國秦長城上長城塬,夜宿喬渠、趙家山畔一帶。毛澤東住宿在喬家渠農戶喬生魁家的窯洞。
9日晨,紅軍兩路軍分別從駐地出發,繼續向東北方向前進。途中,二、三縱隊在草廟和劉塬分別擊潰當地民團一部。兩路紅軍在孟塬牛耳塬出彭陽的,經劉家堡子時,打擊了土豪劉杰,獲取不少羊只和糧食。翌日到達三岔(今屬甘肅省鎮原縣)。
內容源自——中共固原市委黨史研究室編著:《中國共產黨固原歷史上的100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