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5-4-02
點擊:186
紅軍78師攻克鹽池縣城遺址位于吳忠市鹽池縣城北門三清閣處。
1936年5月18日,中央軍委發布了西征命令和作戰計劃。紅78師在師長韓先楚、政委崔田民率領下西進。6月17日,西征紅軍攻克定邊城。19日,韓先楚、崔田民(宋時輪同去)即率連以上干部騎馬前往鹽池勘察地形,偵察敵情,大部隊也向鹽池城外集結。
馬鴻逵為加強鹽池防守,確保老巢銀川的安全,速派其新7師騎兵第1旅第2團第1營(黑馬營)從惠安堡、大水坑方向馳援鹽池。敵騎兵營是清一色的黑馬隊,武器精良,頗有戰斗力。紅78師轄3個團,每團兵力400余人,武器裝備很差,主要是大刀、手榴彈、長短槍和少量機槍。部隊到達后,師長韓先楚即召邊澳縣人民難集各團團長、政委研究作戰方案。指戰員們情緒高漲,求戰心切,遂于當晚發起進攻。戰斗打響后,紅軍指戰員不怕傷亡,勇猛進攻,敵人居高臨下,憑險據守,戰斗十分激烈。由于敵城墻高而厚,紅軍無重武器和爆破器材;周圍地形平坦,隱蔽條件差;紅軍長途奔襲,部隊疲勞,敵人以逸待勞,依托城墻和既設工事拼死抵抗,再加天黑向導帶錯了路,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戰,攻城未能奏效,隨即撤出戰斗。6月20日,紅軍圍而不打,部隊抓緊時間休息和做群眾工作,宣傳共產黨和紅軍打土豪分田地及抗日救國的主張,并向群眾了解城內敵情、地形,重新研究部署攻城方案,決定天黑發起進攻,天亮前解決戰斗。總攻開始后,紅軍從東、南、北三面向敵人猛攻。頓時,槍聲大作,火光四起,喊殺聲震天撼地。紅軍戰士如下山猛虎,在機槍掩護下,架起云梯登城。城內敵人困獸猶斗,依仗有利地形和優勢火力,瘋狂射擊。紅軍指戰員幾次登城都被敵人猛烈的火力壓了下來,十幾名戰士英勇犧牲。英勇的紅軍戰士奮不顧身,仍冒著槍林彈雨繼續前進。232團的勇士們從北城墻登上城頭,同敵人展開肉搏戰,占領了一個突破口。紅軍后續部隊涌入城內,敵人潰不成軍,四處奔逃。6月21日凌晨3時,鮮紅的紅旗插上了鹽池城頭。廣大回漢人民紛紛涌上街頭歡迎、犒勞紅軍,慶祝解放。鹽池一仗,殲滅守敵兩個連及民團200余人,擊斃敵黑馬營營長孫兆祥,抓住了定邊縣縣長,繳獲槍200余支、戰馬200余匹、50瓦電臺一部和大量彈藥。所獲戰馬送軍團部,后來成立紅15軍團黑馬騎兵團。鹽池解放后,敵人不甘心失敗,他們把民團士兵化裝成老百姓,由大水坑向鹽池城方向開來,企圖奪回縣城。紅軍在半路上設伏,擊退了敵人的進攻,保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
2006年在鹽池縣解放70周年之際,鹽池縣委、政府在當年紅軍攻克縣城時的突破口-縣城北門三清閣處立碑、撰文,以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