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研部"新青社"成立側記
? ? 青年人勇立時代潮頭,走在社會前沿。青年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始終肩負建設祖國,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重任。當青年教師的理性思考與青年大學生的熱血激情碰撞融合,產生的化學反應多彩而美妙,釋放的巨大能量不可估量,他們始終和青年學生一起,無論是課上課下,還是課內課外,他們既是師生,亦是朋友。
? ? 他們底色鮮亮,堅定立場
? ? 為了搭建一個適合青年更好交流和學習的平臺,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的張亞楠老師和幾位青年教師一起,組織搭建了銀川能源學院第一個思想政治理論類的社團。社團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偉大時代背景,接力《新青年》雜志吹響的時代號角,繼承弘揚"五四"精神,在堅持理論、實踐等學習中不斷上進,走向民族復興的未來。社團旨在吸納對馬列經典理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理論、國情時政、社會熱點等研究有興趣的學生提供專業指引和集中交流的平臺。
? ? "新青社"擬通過讀原著學原理、沙龍活動、社會實踐、主題或紀念日活動等形式,讓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立志為新時代貢獻青春力量。社團以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根本任務,致力于培育出一批關心國家命運、民族前途,擔當時代責任、牢記復興使命,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拼搏的時代新青年。社團的工作任務由"學理悟道"、""lsquo;紅色"rsquo;記憶"、"紀念日活動"、"助力品牌項目"四個主要模塊支撐。四個模塊遵循扎實課程基礎——縱深理論探索——描摹歷史脈絡——譜寫未來篇章的培育邏輯。社員在"助力品牌活動"中高質量完成課程實踐教學,在高度參與中激發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興趣。進而進行更加深入全面的原著和黨史學習。在懂原理、知黨史的基礎上開展校外實踐活動,讓紅色基地更加有溫度和情感,從而激發社員愛國愛黨的深厚情懷。從社員自己的愛國情懷與民族情感出發,立足國家相關紀念日,以學生喜愛的方式組織屬于學生的主題活動,從而增強校園愛國主義教育的儀式感,營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氛圍,激發出廣大同學的熱愛國家、忠誠于黨的熱忱和成長成才的動力。
? ? 他們扎根青年,成就青年
? ? "新時代新青年學習社"是扎根于廣大青年的組織,是讓廣大青年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成果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中成就自我的組織。"新青社"有我校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數名青年教師為指導,以本科二年級和一年級學生為主力的團隊。
? ? 指導教師張亞楠老師和姚鵬老師從教多年,有較為豐富的教育經驗和豐碩的科研成果,多次獲得校級、省級獎項,無論是對教育的規律、學情的掌握,還是對理論的研究,都形成體系化、科學化的成熟思想。侯晨晨、王燕茹老師雖然是走上教師崗位僅一年的青年教師,但由于都是應屆畢業后就進入我校任教,"從一個校園走向另一個校園"更能貼近學生心理與需求、抓住興趣點和關注點;與此同時,對于經典理論與現實的結合也有不拘一格的創新觀點。
? ? "新青社"從社團骨干到社員,皆是我校大二、大一的學生。他們是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后的首批大學生,本身肩負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和時代使命。這批自覺凝聚成火的青年們,憑借一腔熱血,吹響時代號角,愿意在不斷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頭腦、以多種社會實踐提升能力中,以自己散發的光和熱點亮更多的青年人加入隊伍,從而為成就自己建設祖國、發展家鄉、提升自我的愿望。
? ? 將青年人的熱血激情與冷靜理性緊密結合起來,將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將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國家發展乃至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他們因中國夢和共產主義信仰凝聚一處,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行在一起!(文/圖 張亞楠 侯晨晨)
???????????????????????????????????【責任編輯】劉兆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