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建設,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根據《銀川能源學院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推進方案》,結合我部和學校實際,制定如下建設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教案、課件、教師三個環節,緊跟時代發展,將"三進"工作落實到課堂,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切實取得思政教育實效,引導廣大師生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為培養新時代新青年打牢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課程建設目標
充分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知識要點、內容體系、理論側重、價值取向,挖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與形式、內涵與外延、結構與邏輯、整體與局部、一般與具體等方面的內在聯系,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關鍵創新之處貫徹落實在教學中,建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的思政必修課程,以課堂教學為主,拓展選修為輔,共40個課時(專題課32個課時,實踐課8個課時),不少于2個學分。選擇性必修課程每門1個學分。
三、建設任務
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必修課程;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設選擇性比必修課程。
四、課程建設小組成員
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程建設小組。馬冠朝主任為負責人,全面領導課程的建設工作。以教研室為單位組織實施。劉彥強同志具體負責課程的統籌、協調、傳達等。
組長:馬冠朝
成員:姚鵬、王春玲、劉麗萍、王玥、劉彥強
五、建設主要內容和任務區分
以《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為基本參考,結合時代發展和學校實際,融入新思想、新內容。堅持"誰編寫教案,誰制作課件,誰出試題(標準化試題),就由誰講授,誰負責"的基本方法,統一教案格式、統一課件板式,具體任務分配到個人,由教研室組織指導,督促完成。網絡課選擇性必修課,由每個教研室提供負責數門,按照會議要求落實,共18門。課堂教學專題內容和具體任務區分詳見附件一。
六、課程建設步驟和安排
《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截止時間為5月底,具體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組織籌劃階段(3月13日-31日)
組織召開課程建設專題工作部署會議,擬制課程建設方案,確定授課專題和實踐課程內容,召開會議論證確定教學內容,分配教學任務,明確到個人(負責人:馬冠朝、劉彥強)。
(二)組織備課階段(4月1日-4月30日)
由各位老師收集資料,制作課件。在此期間,各教研室集中組織集中備課不少于2次,就備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并予以解決,確保備課質量(負責人:姚鵬、王春玲、劉麗萍、王玥)。
(三)組織審核階段(5月1日-31日)
由各教研室收集審核負責專題內容的教案、課件、試題,合格后于5月11日前統一交形勢與政策教研室匯總校對。根據理論課程完成情況,選擇重點、要點、亮點,再確定實踐課程和方式(負責人:馬冠朝、劉彥強)。
5月12日至31日,分批次組織各位老師試講,闡述教學思路和設計,查找問題(時間為15分鐘)(負責人:馬冠朝、張亞楠、劉彥強)。
(四)最終定稿階段(6月1日-15日)
針對試講中指出的教學可能出現和存在的問題,由各老師再次對教案、課件等進行修改、完善,最終匯編講義,分發給各老師熟悉。(負責人:馬冠朝、張亞楠、劉彥強)。
七、工作要求
各教研室要切實負起責任,嚴格按照時間節點組織實施,完成所擔負的工作任務,確保計劃方案順利進行。
各位老師備課、制作課件務必要擇選權威和官媒的著作、文章、圖片、視頻等資料,引用資料要注明出處,要突出重點,每節課(45分鐘)要有1-2個案例,確保教學內容具有說服力和思政課底色。
各位老師在工作進行中,遇有問題,要相互及時溝通協調,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確保教案、課件格式板式統一,工作進度齊頭并進,步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