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4-06-20
點擊:3943
高質量充分就業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柱。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牢固樹立正確就業觀,以擇業新觀念打開就業新天地。這一重要論述為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指明了方向。
擇業觀是人生理想在職業選擇上的具體體現,是一個人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向往。社會上不同的職業崗位,客觀上確實存在著種種差異,擇業者在專業特長、興趣愛好等方面也存在差別,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擇業預期和就業目標。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推進和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細化,業態變化帶動新職業不斷涌現。在2022年7月新修訂的國家職業“版圖”中,職業被劃分為8個大類、2967個工種。與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相比,增加了法律事務及輔助人員等4個中類、數字技術工程技術人員等15個小類、碳匯計量評估師等155個職業。職業的變遷,既順應了市場需求,又契合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職業“上新”,不僅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也有助于更新擇業觀念、帶動相關產業加速發展。
近幾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的擇業觀念悄然發生了變化。從積極的方面來看,新就業形態在大學生中的認同度日漸上升,平臺企業、科技公司及現代服務業受到青睞。靈活就業由于就業彈性大、自主性較強,在高校畢業生中的接受度持續提高。同時,高校畢業生的擇業心態更加求穩,對傳統產業一線、城鄉基層等崗位意愿不高,創業熱情不足。調查數據顯示,2024屆求職畢業生中,47.7%希望進入國企工作,占比排名各類型企業之首;其次是國家機關,占比14.7%。兩者合計比例超過了62%。慢就業、緩就業等現象突顯,考研考公考國企的比例居高不下。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人才缺乏非常突出,“招工難”“用工荒”現象長期存在。事實上,在我國勞動力市場中,“有活沒人干”與“有人沒活干”并存的悖論,成為高校畢業生結構性就業難的突出表現。
破解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的結構性就業難題,必須盡快樹立擇業新觀念。選擇職業,要了解社會的需求,這是每個人擇業的基本出發點。一方面,隨著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產業對創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長。對于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來說,要保持平實之心,客觀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另一方面,不同的崗位能夠提供不同的勞動體驗、獲得寶貴的實踐經驗。不管選擇了什么職業,都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真正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
以擇業新觀念打開就業新天地,需要政府、高校、企業、家庭及高校畢業生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弘揚正能量,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樹立新擇業觀念,為人崗相適、用人所長、人盡其才創造更好的制度基礎;高校要積極開展擇業新觀念培養和勞動教育課程,加強校企對接,鼓勵訂單式培養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動態調整專業方向;企業要不斷改善招人用人的環境,開拓更寬廣的職業發展空間,增強企業的吸引力;家庭要從子女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的職業發展出發,為他們營造勤奮向上的家庭氛圍;高校畢業生要培養獨立自主、熱愛勞動的品質,勇于接受社會及職場的挑戰,在努力工作中實現自我價值。任何職業都不會埋沒人才,也不會束縛人的創造力,關鍵在于對待職業的態度。以正確的擇業觀引導就業預期,科學把握就業方向和職業目標,方能為將來走上工作崗位后擺正工作態度、提升工作業績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