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5-04-09
點擊:296
4月7日,銀川能源學院信息傳媒學院(濱河校區)組織師生赴鹽池縣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主題研學活動。師生們以“沉浸式打卡+跨學科實踐”為特色,在鹽池縣革命歷史紀念館、長城關、長城關博物館及九曲文化園四個站點串聯起一場跨越時空的紅色對話,用專業視角挖掘紅色故事,以創新形式傳承信仰力量。
01
鹽池縣革命歷史紀念館——解碼紅色密碼
清晨10時許,研學隊伍在紀念館廣場列隊,以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色劇本殺”拉開序幕。學生化身“情報員”,通過破譯革命密電、拼合歷史地圖等互動任務,還原鹽池解放戰役的關鍵節點。活動現場,紀念館特別開放未展出的1949年鹽池縣《支前糧賬》手稿,師生們圍繞“一袋小米背后的軍民情”展開研討,這些泛黃的賬本讓我們看到,紅色政權是用無數普通人‘小米加步槍’的奉獻鑄就的。
在紀念館“鹽池精神”主題展廳,師生們以“vlog跟拍”形式記錄歷史細節:抗美援朝老兵任志的勛章、解放戰爭時期自制的土制手雷、群眾為紅軍納鞋底的工具……
02
長城關與九曲文化園——腳步丈量紅色熱土
下午14時,隊伍轉至長城關。師生們登上明代長城遺址,觸摸斑駁的城墻磚石,聆聽講解員講述抗日戰爭時期鹽池軍民依托長城防線抗擊日寇的故事。在長城關博物館,一件件出土的兵器、戍邊將士的生活用具,生動展現了古代邊防的恢弘場景。學生駐足良久:“原來課本里的‘長城防線’,是無數將士用血肉鑄就的。”
隨后,師生們走進九曲文化園。在非遺工坊,學生跟隨傳承人學習剪紙技藝,以“鹽池解放”為主題創作紅色剪紙作品;在民俗劇場,學生觀看《十送紅軍》情景短劇,感悟軍民魚水情。積極互動紅色文藝匯演,合唱跟拍舞蹈《映山紅》、詩朗誦《鹽池禮贊》等節目,以質樸形式傳遞信仰力量。
整場紅色研學活動,從祭奠烈士英魂,弘揚革命精神和傳承紅色血脈,到烙印進同學們骨子里的保家衛國信念;從參觀歷史遺跡,觸摸歷史印記,到感悟人民抗擊外來入侵的決心;從學習非遺技藝,互動紅色節目,到堅定傳遞信仰力量的決絕,無不讓同學們眼眶發熱、精神振奮、激情澎湃,這不僅讓同學們重溫了人民保家衛國的艱辛歷程,而且對同學們的愛國思想進行了厚重而深刻的洗禮,整個活動對同學們受益匪淺,值得很好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