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19年工作要點
日期:2019-3-29
點擊:9823
??? 2019年思想政治工作司工作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政會、第26次全國高校黨建會精神,在部黨組領導下,以"四個意識"導航、"四個自信"強基、"兩個維護"鑄魂,堅持穩中求進、以進固穩總基調,全力維護高校政治穩定、全面加強高校黨的建設、全方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努力寫好教育"奮進之筆",以優異成績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 一、加強高校師生理論武裝
? 1.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加強對師生的思想引領
? 目標任務:將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進廣大師生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建立健全理想信念教育的長效機制,引導廣大師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 工作措施: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并結合教育系統特點融入"自選動作",在高校廣泛開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學習、大討論、大落實"活動。年內,根據中央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部署和部黨組的要求,不斷豐富學習內容。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作為必修內容,納入各級各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修培訓。組建優秀教師講師團、大學生骨干宣講團進行"校園巡講、網絡巡禮",常態化開展"雙團雙巡"理論教育活動。會同中組部舉辦高校青年黨員骨干示范培訓。會同中組部、中宣部、中央統戰部共同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加強活動宣傳。會同國資委組織國企領導干部上講臺。會同中宣部、中組部編寫《2019年領導干部上講臺宣講要點》,大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宣傳闡釋。
? 二、持續維護高校政治安全和校園穩定
? 2.(略)
? 3.(略)
? 4.強化高校安全管理和反恐防范工作
? 目標任務:加強校園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強學校治安綜合防控體系建設,提升反恐防范能力。
? 工作措施:持續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組織開展校園安全穩定風險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及時防范化解風險。制訂出臺關于加強學校反恐防范工作的指導意見。建好高校校園安全管理與應急指揮系統。
? 5.推進學校國家安全教育
? 任務目標:推進國家安全教育相關政策落實。豐富國家安全教育教學活動。
? 工作措施:深入落實《教育部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協調推進學校國家安全教育重點工作。在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活動,增強學生維護國家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會同中央網信辦等部門繼續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及校園日主題活動。
? 三、穩步推進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
? 6.理順高校黨建體制機制
? 目標任務: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推進高校基層黨建,不斷提高工作質量。
? 工作措施:會同中組部啟動《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修訂工作。結合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研究制訂高校黨建工作標準和教育系統貫徹落實舉措。制定印發2019年教育系統黨建工作要點,推動貫徹落實。籌備召開第27次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召開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座談會,推動完善高校黨委教師工作部設置方式、職能職責、運行機制、作用發揮機制。會同中組部開展民辦高校黨委書記選派、"雙向進入"專項調研,明確民辦高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清單。會同有關司局研究制訂黨委書記和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紀檢體制改革方案,健全完善高校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體系。
? 7.夯實高校黨建基層基礎
? 目標任務:認真落實中央關于高校黨建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先進基層黨組織典型示范作用,全面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不斷提升工作質量。
? 工作措施:繼續實施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組織召開新時代高校黨建示范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推進會,指導高校、院系、支部常態化制度化開展"雙創"工作。會同有關司局推進高校領導干部聯系院系黨組織、師生黨支部制度的進一步完善落實。開展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加強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工作室建設,繼續舉辦"雙帶頭人"示范培訓班。會同中組部組織編寫高校黨組織書記工作案例教材。依托高校思政網建設高校黨組織及黨員隊伍統計平臺,開展黨員隊伍統計分析。
? 8.全面提升高校統戰工作實效
? 目標任務:加強對高校統戰工作難點的研究,健全工作交流溝通機制。
? 工作措施:指導成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統戰工作研究分會。加強高校統戰理論和實踐研究,完善統戰工作信息報送和宣傳機制。
? 四、精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親和力針對性
? 9.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
? 目標任務:聚焦重點任務、重點群體、重點領域、重點區域、薄弱環節,加強分類指導,著力補齊短板,一體化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動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 工作措施:組織召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推進會,加強對試點單位的督導考核,推動試點單位深入開展實踐研究與探索,切實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遴選部分高校開展"一站式"學生社區綜合管理模式改革試點,把高校黨建和思政工作深入進學生生活園區。以"三全育人"為導向,培育建設一批以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網絡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等為主要內容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以改革的方法補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中的短板弱項,分別召開專題工作會,部署推動民辦高校、高職院校、研究生和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 10.大力推動高校學生會和學生社團改革
? 目標任務:加強黨的領導,強化教育管理,推動學生會和學生社團健康有序發展,真正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為學校事業發展服務。
? 工作措施:研究制訂《關于推動高校學生會(研究生會)改革的若干意見》和《高校學生社團建設管理辦法》,從推動黨的領導具體化、明確以服務和貢獻為導向的職能定位、配強指導教師、規范活動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組織召開全國高校學生會、學生社團建設管理工作會。
? 11.持續開展校園文化建設
? 目標任務: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從教育引導、文化熏陶、實踐養成等環節入手,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為學生學習成長營造好氣候,創造好生態。
? 工作措施:發揮先進典型示范引領作用。開展第十一屆"高校輔導員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和第十四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推選展示活動",并納入中央文明委"最美人物"展示系列,促進用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大力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促進校園文化繁榮發展。持續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繼續實施"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劃",深入開展推廣活動,促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舉辦第五屆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指導高校博物館聯盟召開成果交流展示會。舉辦第七屆全國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征集及廉潔教育系列活動。深入推進實踐育人,著力構建"實踐育人共同體",加強"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督查評價,促進高校、企業、社區等領域實踐育人資源共建共享,建好社會大課堂,為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提供更多崗位,創造更多機會。持續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等活動,推動開展"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祖國"實踐教育活動。
? 12.創新推動網絡育人
? 目標任務:進一步推動網絡平臺互聯互通、共建共享,不斷豐富網絡文化產品供給,加強網絡文化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網絡文化成果評價認證體系,充分發揮網絡文化育人功能。
? 工作措施:召開高校網絡文化建設工作推進會。持續推動省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建設,統籌各地各高校網絡文化資源普及與共享。推動高校思政網、易班網和中國大學生在線全國深度共建。加大高校網絡文化研究評價中心建設力度,建立健全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評價認證體系,并開展試測試評。舉辦第四屆"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和"高校網絡教育優秀作品推選展示活動"。通過主流媒體、大型視頻網站、高校門戶網站及微信公眾號等,持續推送優秀網絡文化作品。實施"高校網絡教育名師培育支持計劃"。研制《大學生網絡素養指南》,加強大學生網絡素養教育。
? 13.加強師生心理健康教育
? 目標任務:堅持育心與育德相統一,規范發展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服務,不斷擴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蓋面受益面,切實提高師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決學生思想、心理和行為問題,著力培育學生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 工作措施:推動《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貫徹落實,指導高校健全完善師生心理健康教育機制。推動《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篩查量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網絡測評系統"推廣應用。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加大對心理問題學生的排查、幫扶、干預和救助力度,著力防范心理極端問題。開展"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教育活動。
? 五、有效增強工作保障
? 14.實施高校黨建聯絡員制度
? 目標任務:部黨組向所有直屬高校派駐黨建工作聯絡員,加強黨組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情況的全面了解和掌握。
? 工作措施:選聘高校政治過硬、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老領導擔任,到部屬高校實施日常督導。通過聽取匯報、列席會議、進班聽課、深入師生等方式及時了解部黨組相關決策部署的執行情況,報告相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情況和面臨的困難、問題,配合部黨組成員、部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到基層調研開展相關工作。
? 15.切實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
? 目標任務: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結合高校實際,推動中央31號文件和教育部43號令關于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政策要求落地落實,切實提升輔導員地位待遇和職業獲得感。
? 工作措施:籌備召開高校輔導員工作座談會,研究制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辦法。推動有關部門、地方和高校結合實際情況突破編制、發展等瓶頸,補齊輔導員隊伍建設短板。會同中宣部、國資委等部委選聘時代楷模、改革先鋒、道德模范、業務骨干等擔任校外輔導員,充分發揮他們的知識優勢和閱歷優勢,凝聚全社會的育人合力。
? 16.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素質和能力
? 目標任務:加強隊伍建設力度,一方面引入源頭活水,另一方面加強培養培訓,著力解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能力不足和本領恐慌。
? 工作措施:不斷堅持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國家示范培訓,組織開展高校宣傳部長、統戰部長、學工部長、院系黨組織書記、民辦高校黨組織書記、高校組織員、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等示范培訓班。強化高校維穩工作隊伍實操訓練,提升工作隊伍實戰能力。優化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國內外訪學研修、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國家示范培訓等專項計劃,大力提升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繼續實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隊伍建設項目",著力培育一批領軍人才和中青年骨干。繼續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總結推廣各地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隊伍建設的好機制好辦法。
? 17.不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水平
? 目標任務:一體化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平臺,推出一批有影響力、說服力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與相關司局一道統籌加強和改進各學段思想政治教育,突出責任鏈條,實現無縫對接。推動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高校教育教學各環節、各方面,相關評價體系和評價辦法更趨完善。在學術評價、學科評估、職稱評審、人才引進等方面,師生思想政治要求能得到充分體現。
? 工作措施:加快推動思政委建設,充分發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智庫作用。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省級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建設力度,從問題入手研究辦法和舉措,推動實現問題精準把握、政策精準制定、隊伍精準建設、責任精準落實、成效精準評價。加強對全國黨建研究會高校黨建專委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保衛學專委會、思想政治教育分會、輔導員工作研究分會等的工作指導。建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庫》。開展高校師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簡報編發,定期就重點熱點內容進行約稿,不定期對有關問題進行通報,發揮工作推動作用。充分挖掘社會和家庭的育人資源,推動兩院院士、大國工匠、杰出藝術工作者等參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發揮示范育人作用。推動學生家長上講臺。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評價指標融入"雙一流"建設、教學審核評估、學科評估核心指標體系。強化結果運用,推進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完成情況,作為對高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基層黨組織書記評議考核、巡視、督導等工作的重要內容。
? 18.鞏固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經費保障
? 任務目標:把加大投入與推改革、建機制、強管理、提績效相結合,以資金投入為導向,形成正向激勵和良性循環。
? 工作措施:通過擴大規模與內部挖潛相結合,不斷鞏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經費保障,有效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嚴格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各項目具體管理辦法,規范資金使用和項目實施,強化對各類項目的過程管理,加強資金使用監管,注重項目成果的轉化應用。聯合教育部財務司、財政部科教司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財政支持機制及評價方式"課題研究,進一步增強資金使用的科學性、規范性、有效性。
? 19.加強司局自身建設
? 任務目標:按照《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直屬機關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建設"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效能優良、文化優良,讓黨組放心、師生滿意"的模范司局。
? 工作措施:建設學習型司局。制定并落實年度學習計劃,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豐富學習形式,增強學習實效。建設創新型司局。健全司領導班子定期務虛機制,研究新形勢、分析新問題,創新工作思路。建設服務型司局。弘揚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優良作風。實施好"司長風采項目"和"處長奮進紀實檔案",激勵黨員干部重實干、抓實效。鼓勵相關學會、研究會發揮作用。加強工作協調,強化分類指導、精細指導,減輕基層負擔。建設質量型司局。圍繞落實好第26次全國高校黨建會提出的重大任務,瞄準問題、準確定位、強化攻堅、體現協調,打好組合拳。按照部黨組要求,從嚴從實做好脫貧攻堅巡視整改落實。建設內涵型司局。加深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歷史和思政司建設發展歷程學習,總結凝練"司風""處風",凝聚共同的價值追求。深入推進"奮進支部"建設,以黨建工作為抓手,打造政治堅定、能力突出、作風優良的過硬隊伍。規范組織生活、豐富黨日活動、增進人文關懷,深化優秀工作法應用,不斷提升支部組織力,增強凝聚力、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