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4-10-22
點擊:1783
七月的寧夏南部,正是盛夏三伏,真可謂驕陽似火。太陽高高地懸掛在半空中,朝大地上潑灑著火辣辣的陽光。走在光禿禿的山岡上,陣陣熱浪撲面而來,好比踩在反扣的熱鍋底上,真有些烙燒餅的感覺。一隊紅軍戰士行進在崎嶇的山路上。他們雖然身上背負著沉重的背簍,頭頂著炎炎烈日,但個個精神抖擻。“行動聽指揮,不拿工人農民一點東西,打土豪要歸公……”嘹亮的歌聲在山谷中回蕩。走在最前面的漢子雖然個頭不高,但身體強健、動作敏捷,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頭上落下。他一邊擦拭著汗水,一邊用濃濃的四川口音招呼走在身后的戰士們:“后面的跟緊噻,再加把力,馬上就到目的地嘍!”戰士們爭先恐后,隊伍在羊腸小道上快速行進。這是駐扎在七營鎮的紅一軍團政治部的干部、戰士們在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的帶領下背糧。當時,由于國民黨反動派的經濟封鎖和軍事“圍剿”,紅軍的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政治部的干部、戰士們有時要擠出時間打點野味來改善生活,有時還要到三十里以外的后山去背糧。一天早晨,政治部接到命令,全體出發,到后方山里去背糧。當背糧隊伍整裝待發時,鄧副主任急匆匆地趕來了,一聲不響地加入了隊列,但還是被戰士們發現了。
戰士們見鄧副主任也要去背糧,紛紛嚷了起來。這個說“鄧副主任,你工作太忙,就別去了吧!”那個說“背糧是我們的事,你忙你的吧。”一個高個子戰士晃動著自己的臂膀大聲說:“看看我這身體,背個二百斤不在話下,你的那一份,我背了。”“是啊,我們每人多背一點,問題就解決了,你還是忙去吧。”另一位戰士也說。戰士們連說帶勸地把鄧副主任從隊伍中拉了出來。“搞啥子嘛,命令是我下的,我能不帶頭執行?要吃飯,就得干,誰也不能特殊!”鄧副主任努力掙脫戰士們的拉扯,又回到了背糧隊伍。戰士們見鄧副主任一定要去,也就不再說什么了。背糧地點距七營鎮有三十多里,雖然不是山大溝深,但道路崎嶇,隊伍行進很困難,但戰士們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到達了目的地。戰士們將一滿袋一滿袋的高粱放進了自己的背簍,有的還嫌太輕,再往自己的袋子里添點。鄧副主任也將滿滿一袋高粱裝進了自己的背簍,戰士們見到這一情景又嚷了起來。鄧副主任不顧戰士們的勸說,背起來就走,和戰士們一道踏上了歸途。在革命戰爭年代,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身作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與廣大戰士們同甘苦、共患難的風格和精神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的。(本文來源:《寧夏黨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