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19-12-20
點擊:4283
周教授首先從課程思政的含義入手,闡述了大學專業課教學中要融入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等思想政治教育,根據自己所授課程特點,將有關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教育、相關職業素養教育等融入專業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增強使命擔當。周教授進一步強調課程思政是立德樹人和教師職責的必然要求,不能只教書不育人。課程思政不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不能只是簡單做加法,不能讓學生感覺到唐突、有被"說教感",要做到因情感共鳴,自然而然的接受,起到潤物無聲、潛移默化的效果。
其次,周教授分別闡述了課程思政實施思路的六個維度,即高度、廣度、寬度、深度、難度、熱度。教師要根據自己擅長將個人才能、才藝與課堂充分融合,使課堂有較大的延伸性,讓學生感覺到聽一門課有聽多門課程的感覺。周教授還闡述了課堂教學的五層境界,以教為主體,以學為中心,鼓勵和引導大家從傳統的沉默式課堂轉換為問答式課堂進而轉變為對話式課堂。也可以結合學生接受情況進一步開展質疑式的翻轉課堂和辯論式的自主型課堂。周教授還解釋了理工科課程中引入人文元素的三個好處,一是吸引學生,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愛上學習。二是價值構建,促進學生全方位和諧發展,以真、善、美為終極價值訴求。三是課程思政,將立德樹人貫徹到高校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全方位、全員之中,進一步激發學生文化自信的理念。
最后,周教授以《燃燒學》課程中人文元素為實例,引經據典、鳥瞰人類歷史,將課程無限拓展,示范了將重大歷史事件、歷史名人事跡、名人名言、五行元素、傳統經典和古詩詞等與課程結合的情況。周教授廣博的學科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令廣大師生受益匪淺,也讓師生們看到了教學過程的更多內涵,為我們提高自身素養和教學水平指明了方向。
【圖文/時巖 責任編輯/王榮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