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5-06-18
點擊:1026
信息傳媒學院創建于2004年,前身為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經過十余年的建設,學院引進和培養了一批教學能力強、專業素養高的師資隊伍,通過與多家企業構建戰略合作關系,使學院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2015年,為進一步突顯學院辦學特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建設效果,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學院結合專業設置和社會對人才需求的特點,正式更名為信息傳媒學院。
一、立足行業,聲名鵲起
目前開設有數字媒體技術、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視覺傳達設計等5個本科專業和數字媒體應用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等2個??茖I。其中物聯網工程于2018年獲批自治區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示范專業;數字媒體技術于2020年獲批自治區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和通信工程于2023年獲批校級重點培育專業;視覺傳達設計于2023年獲批校級培育專業?,F有《數字影視合成與特效》《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數字聲音處理》等4門自治區一流課程。校企合作項目《“深度融合、協同培養”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實踐》于2021年榮獲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
二、師資雄厚,專業領航
學院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多年來涌現出一批教學能力強、專業素養高的優秀教師。目前現有教師109人,其中自有專任教師91人,折合外聘教師11人。自有專任教師中正高級職稱4人、副教授等高級職稱17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74人,“雙師型”教師25人。師資隊伍中全國五一巾幗標兵1人,自治區勞動模范1人,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1人,自治區級青年拔尖人才3人,銀川市高精尖缺人才2人,銀川能源學院校級教學名師2人。目前,是銀川能源學院最年輕、最具活力和最具發展潛力的二級學院之一。
三、創新為刃,產教融合
學院始終以創新、創業、創模式、創實體等思維構建學院教學、科研及人才培養環境,以OBE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為基礎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創建專業工作室,實行全程導師制和項目實戰式的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學院先后榮獲自治區教學成果二等獎;自治區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銀川能源學院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我院2016年7月獲批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從全國328所申請學校中脫穎而出,成為第二批30所合作學校之一,也是寧夏唯一入選高校。2017年、2018年先后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項。2018年9月入選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建設院校名單,成為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進入常態化申報階段后入選的首批建設院校,也是寧夏唯一入選高校。
四、設施完善,保障有力
學院現有實驗實訓室26間,其中計算機機房19間,教學用計算機1256臺。設有云計算實驗室、嵌入式技術實驗室、移動通信實驗室、物聯網工程實驗室、協同開發實驗室、攝影攝像實驗室、基礎設計室、綜合設計室等10個校內實驗實訓基地,與教育部-中興通訊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寧夏報業傳媒網絡數字有限公司、寧夏銀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寧夏吉虎科技有限公司、寧夏通信協會、吳忠市新聞傳媒中心、銀川無人機協會等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建設校外實訓就業基地19個。
五、科學競賽,碩果累累
在學生綜合能力培養方面,學院不斷加強學生競賽體系建設,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鼓勵支持學生積極參加職業技能競賽或學科競賽,先后榮獲國家級二等獎8項、三等獎20項、優秀獎60項;自治區級一等獎45項、二等獎108項、三等獎227項。在第十三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國家級銅獎1項,自治區級金獎1項;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自治區級銀獎2項,銅獎3項。
一、數字媒體技術專業
數字媒體技術隸屬計算機學科,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本專業具有文、理、工、藝等學科交叉特點。
培養目標:主要培養掌握數字媒體技術相關專業理論與專業技能,具有較高藝術欣賞水準與創意思維、較強工科創新設計與實踐開發能力,具備良好合作精神和創新創業素質,能勝任影視與動畫設計制作、虛擬現實、人機交互界面設計、網絡新媒體設計等工作的交叉性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圖形圖像處理、構成基礎、計算機網絡、數據庫原理與應用、影視基本創作原理、新媒體策劃與運營、三維動畫、數字聲音處理、虛擬現實技術等。
就業方向: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就業方向主要有在游戲軟件公司、動漫設計與制作公司、新聞傳媒、教育與培訓機構廣告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制作、游戲設計制作及創意設計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數字媒體等產品設計、管理等工作。
二、通信工程專業
本專業面向通信與信息領域,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備通信工程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能夠在計算機、信息通信領域從事信息通信工程設計、設備制造、網絡建設與運營、維護、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目標:具備崗位相關的較深入的通信技術、計算機相關領域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通信網絡、計算機網絡設計、建設、部署與運維優化的職業能力,達到業務骨干水平。能夠應用專業技術分析解決信息通信領域復雜工程問題,發揮工程項目管理和工程實施的骨干作用。
主要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模擬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數字信號處理、光纖通信、現代通信技術、通信原理。
就業方向:通信工程專業可從事通信網絡、通信系統和工程等相關領域研發、教學、維護、服務、管理等工作。主要在電信營運商、電信設備制造商、互聯網企業等數字基礎設施相關行業從事信息通信工程實施、信息網絡運營與維護、信息通信系統設計開發、電子產品設計開發、軟件工程師等工作。
三、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立足寧夏,輻射周邊省區,面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主動為區域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立足區域發展,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主動對接寧夏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堅持厚基礎、重實踐,將課堂教學與實戰項目相結合,培養有創意、有擔當,設計執行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培養目標: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立足寧夏,輻射周邊,面向行業一線,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設計范疇內的市場調研、創意策劃、設計創作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視覺傳達設計思維、表達、溝通的職業能力,能夠在藝術設計、文化傳媒、出版印刷等領域從事平面設計、品牌形象設計、包裝設計、數字媒體設計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構成基礎、圖形創意與裝飾圖案、編排與版式、廣告設計、品牌與形象、數字媒體設計與制作、書籍裝幀設計、包裝設計、展示與陳列。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在藝術設計、網絡媒體、出版印刷、文化傳媒等領域從事廣告設計、包裝設計、品牌形象與策劃、書籍裝幀設計、會展與展示設計、三維設計、影視動畫設計等工作。
四、物聯網工程專業
物聯網工程專業于2017年經教育部批準開始招收本科學生,本專業積極探索實踐“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學校主動”的校企合作運行機制,經過七年的建設,已經初步建立起了“高素質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相關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在辦學條件、教學管理、師資隊伍、教學質量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培養目標:旨在重點培養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ICT行業應用能力,包括物聯網應用開發,物聯網系統集成,硬件集成、運維等能力,掌握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4G、5G通信領域的相關知識,能夠從事物聯網應用系統規劃、分析、設計、開發、部署、運行維護等方面工作,養成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從事物聯網、網絡、智能儀器及應用的設計和云計算服務項目的實施、管理、系統分析、軟件架構和開發等工作。就業職位主要有嵌入式開發工程師、系統集成工程師、物聯網系統架構師、物聯網工程規劃師、項目經理、產品經理、工程監理、運維工程師等。
五、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為信息傳媒學院本科專業,標準4年制學制,授予工學學士學位,主干學科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統計學、應用數學,本專業是國家面向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需求,明確提出的重大戰略性新興專業,屬于“十四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上云用數賦智”行動的核心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面向大數據相關行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備面向大數據應用的數學、統計、計算機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能夠在大數據相關領域從事數據采集、分析、服務、運維和開發利用工作,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數據工程師和數據分析師。
主要課程:主干課程包括Java程序設計、數據庫原理與應用、數據結構、操作系統原理與應用、Python程序設計、數據采集與網絡爬蟲、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技術、大數據處理、機器學習、大數據開發技術。
就業方向:數據工程師:大數據底層架構、大數據服務、運維和開發利用數據分析師:大數據采集、分析和建模,提供管理決策。
“就業明星”(部分)
優秀畢業生代表:滕藝旋
畢業后就職于今日頭條,任業務拓展與運營主管
優秀畢業生代表:柳建華
物聯網工程專業2021屆畢業生,中共黨員,
數字技術工程中級職稱,自治區技術能手。
現就職于寧夏銀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任職人工智能開發工程師
優秀畢業生代表:劉熙
畢業后就職于銀川新華百貨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任營銷中心品牌會員部經理
優秀畢業生代表:王東
畢業后就職于寧夏廣浩數據傳媒有限公司,任影視部門總監
優秀畢業生代表:王聰
畢業后中國農業銀行賀蘭縣支行,任對公業務部經理
優秀研究生(部分)
優秀畢業生代表:張斌全
畢業后考入太原科技大學計算機技術專業碩士研究生,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在讀
優秀畢業生代表:張莉
畢業后考入西南交通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
優秀畢業生代表:沈沛青
畢業后考入日本東京學藝大學教育AI研究科碩士研究生
優秀畢業生代表:韓瑞
畢業后考入長沙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
優秀畢業生代表:閆思琪
畢業后考入考入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
信息傳媒學院將緊密圍繞“數字寧夏”建設和區域產業發展布局,主動對接國家數字經濟戰略和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需求,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己任,重點培養信息技術與文化傳媒領域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院將著力打造在信息系統開發、數字媒體創意、物聯網工程應用、5G通信技術、大數據分析與挖掘等領域的特色優勢,努力建設成為西部地區具有影響力的數字人才培養高地,為自治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