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5-03-05
點擊:731
近日,由銀川能源學院與寧夏特種設備檢驗檢測院聯合承擔的2023年度自治區重點研發項目《基于5G、電力載波通訊的電梯運行數據直采和機器視覺診斷的電梯安全運行在線檢驗檢測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通過專家評審,正式獲得自治區科技成果登記證書。該項目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了電梯安全檢測技術的創新突破,標志著寧夏在特種設備智慧化檢驗領域邁上新臺階。
項目聚焦電梯運行安全痛點,創新性整合5G通信、電力載波通訊與機器視覺診斷技術,構建了電梯運行數據實時采集與在線檢驗檢測系統。通過部署高精度傳感器及高清攝像機和AI算法,實現了電梯運行狀態的全維度監測,包括門機系統、制動器性能、導軌偏差等關鍵參數的毫秒級響應,檢測效率較傳統人工檢驗提升70%以上。
依托銀川能源學院信息傳媒學院在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寧夏特種設備檢驗檢測院在特種設備檢驗檢測領域的工程實踐經驗,雙方共建研發團隊,攻克了電梯多源異構數據融合、故障特征智能識別等核心技術難題。項目累計申請發明專利2項、發表論文3篇。同時該項目成果雙方又聯合成功申請了2024年度自治區科技惠民項目《AI機器視覺診斷技術在“高齡”電梯安全運行監測的示范應用》,未來1年內將在寧夏全區人員密集場所的560部“高齡”電梯實現示范應用。
項目成果將顯著提升電梯安全隱患預警能力,通過實時監測與數據分析,可提前14天預判80%以上的機械故障風險。系統接入寧夏智慧電梯大數據監管平臺后,將形成“數據采集—智能診斷—應急處置”的閉環管理,使電梯困人事件平均救援時間縮短至13.89分鐘以內,故障率同比下降42%。
項目執行期間,銀川能源學院信息傳媒學院10名教師、5名在校本科生參與了該項目技術研發,寧夏特種設備檢驗檢測院6名高級工程師擔任校外導師,聯合培養了既懂理論又精實操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團隊核心成員曾建華副教授憑借該項目成果,被聘為銀川市“科技副總”及寧夏大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
此次科技成果登記是銀川能源學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辦學特色的又一里程碑。未來,雙方將繼續圍繞特種設備安全工程技術領域的建設目標,拓展智慧檢驗技術在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等領域的應用場景,為寧夏乃至西北地區特種設備安全治理提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