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3-12-22
點擊:5249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介紹
1 專業介紹
2004年,學校成立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2015年更名為信息傳媒學院,開始本科招生,2016年開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在“注重學理,親近業界”的人才培養理念下,2017年本專業獲批校級培育專業。如圖1所示。
圖1 發展歷程
本專業是一門綜合經濟、管理理論、信息技術的學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伴隨著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不斷成長和成熟,以其內在的“創新”和“顛覆”的基因,培養和造就具有對信息技術與管理理論的深入理解和洞察、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經過六年的建設,本專業已經初步建立起了與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如圖2所示。
圖2 課程體系
1.2 服務面向
本專業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寧夏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輻射周邊乃至更廣闊區域需求,面向服務行業一線、主動服務寧夏地方經濟社會,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1.3 專業定位
培養從事與計算機應用相關的工作,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實施、管理和評價及數據管理、信息安全等方面工作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
1.4 就業框架
隨著全國各行業信息化發展和大數據的應用,國家推進信息化建設的決心不斷增強,使得行業信息管理和技術人員的需求不斷增加。學生畢業后可進入各類企業與政府部門,從事大數據分析與管理、互聯網與商務智能建設、管理決策分析及運營優化等工作。隨著企業數字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領域的就業前景更加廣闊。
1.4.1 軟件開發
具有一定的數據庫設計能力;有良好的編程習慣,能夠編寫高質量的代碼能力。
課程:Java程序設計、Python程序設計、Web前端開發、數據庫原理與應用、移動應用系統開發、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
1.4.2 產品經理
具備項目管理的能力,能夠就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復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
課程:經濟學、管理學、管理統計學、Java程序設計、數據庫及應用、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1.4.3 數據應用
具有程序設計程序開發能力,數據庫設計能力;大數據分析平臺搭建、運維與設計能力。
課程:Python程序設計、操作系統原理與應用、大數據處理、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信息安全。
2 育才成就
2.1 培養目標
依據人才培養目標,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基本原則。確立從事這些專業崗位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要求,面向信息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和計算機應用行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備計算機科學技術、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能夠在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及數據管理等領域從事信息系統分析、設計、開發、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工作,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2.2 比賽獲獎成就
學院積極創造條件,增加對競賽的投入,教師積極投身于學生競賽的指導工作,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及創新創業能力,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藍橋杯”大賽軟件類個人賽、“新華三杯”2022年全國數字技術大賽、“大唐杯”全國大學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全國總決賽(三等獎)、自治區網絡安全杯大賽(企業組織二等獎)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右上 信管1901班 苗鵬、王超 二等獎
疫情期間,大唐杯線上比賽,榮獲三等獎
3 專業特色
3.1 優越的辦學條件
學院現有計算機1380臺,其中包含2021年新增計算機495臺,這些計算機分布在22間機房,占地面積約3425平米,本專業的教學和實踐活動圍繞現有的專業計算機室進行。已有的專業計算機室根據各室活動情況定時對學生開放,滿足了學生課程實踐活動的需要。
3.2 產教融合培養
本專業積極與業界結合,滿足了專業實踐需要,并為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業界接軌,建立了良好的環境和基礎平臺。合作內容包括開展共訂人才培養方案、共育實習和就業基地、共建教學資源(項目案例、合編教材等)、共享師資隊伍(邀請企業專家進校授課、舉辦專業講座、參與學生畢業設計指導等)、共同開展行業認證和行業競賽等,實現校企合作,協同育人。實習基地能夠滿足教學基本要求。
4 學生畢業作品展示
基于SpringBoot的高考志愿指南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信管1901班 苗鵬
基于web的虛擬書店運營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信管1901班 馬媛媛
基于SpringBoot框架的網絡尋親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信管1901班 卜靜
基于PHP+MySQL社區老年人口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信管1901班 張欣
自習室運營微信小程序的設計與實現
信管1901班 馬悅桐
【責任編輯:穆玲玲 審核:白金峰 網頁編輯:王梓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