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1-03-21
點擊:4227
1960年3月22日
? 毛澤東在中共中央宣傳委員會召開的宣傳工作會議上講話。講話論述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相互關系,提出應將文化教育工作作為陜甘寧黨政領導機關重要的議事日程。指出:我們的口號老早已經提出來了,就是戰爭、生產、教育。在敵后我們同日本帝國主義打仗,同時還可以進行建設,進行生產,也可以辦教育。邊區在沒有戰爭的條件下,直接的任務就是生產和教育兩項。軍隊也教育,有政治教育、軍事教育、文化教育。
? 我們黨在內戰時期和抗戰初期學會了打仗,學會了戰爭。把打敵人的工作放在第一是應該的。但我們應該知道,政治是上層建筑,經濟是基礎。政治好比就是這個房子,經濟就是地基。我們搞政治,搞政府,搞軍隊,為的是什么?就是要破壞妨礙生產力發展的舊政治、舊政府、舊軍隊。妨礙生產力發展的舊政治、舊軍事力量不取消,生產力就不能解放,經濟就不能發展。
? 因此,第一個任務就是打倒妨礙生產力發展的舊政治、舊軍事,而我們搞政治、軍事僅僅是為著解放生產力。至于文化,它是政治、經濟的反映,又指導政治、經濟;它反映軍事,又指導軍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之間的關系就是這樣:政治、軍事的力量,是為著推翻妨礙生產力發展的力量;推翻妨礙生產力發展的力量,目的是為著解放生產力,發展經濟。經濟是政治、軍事的基礎,政治、軍事是上層建筑。地基是經濟,根本目的也是發展經濟。政治、軍事之所以放在第一,是因為如果沒有它們,生產力得不到解放,就沒有可能談其他問題。文化是反映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的,但它同時又能指導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會沒有文化就建設不起來。
? 現在我們建立新民主主義社會,這個社會沒有文化也不行。革命軍隊除了要有革命精神,沒有知識也不行。所以我提議,從現在起,我們就要提出發展文化這個問題,請大家考慮考慮,調查研究一下。講話對文化工作方面的報紙、學校、藝術、衛生等問題提出具體意見后,強調:二十多年以來,我們黨首先學會了政治,后來又學會了軍事,去年學會了經濟建設,今年要學會文化建設。如果文化建設取得偉大的成就,那我們就又學會了一項很大的本領,陜甘寧邊區就可以在全國成為更好的模范!
歷史回眸
1960年
? ? ??1960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批轉《鞍山市委關于工業戰線上的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運動開展情況的報告》。《報告》總結了大搞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經驗。毛澤東代中央起草批示,將鞍鋼實行的"兩參一改三結合"的管理制度稱作"鞍鋼憲法",要求在工業戰線加以推廣。批示指出:鞍鋼是全國第一個最大的企業,"過去他們認為這個企業是現代化的了,用不著再有所謂技術革命,更反對大搞群眾運動,反對兩參一改三結合的方針,反對政治掛帥,只信任少數人冷冷清清的去干,許多人主張一長制,反對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他們認為"lsquo;馬鋼憲法"rsquo;(蘇聯一個大鋼廠的一套權威性的辦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現在這個報告,"不是馬鋼憲法那一套,而是創造了一個鞍鋼憲法。鞍鋼憲法在遠東,在中國出現了。"
? ?陳少敏,原名孫肇修,1902年出生于山東壽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她的父親孫萬慶曾參加過辛亥革命。從小受父親的影響,陳少敏敢于向封建禮教和惡勢力挑戰。1927年,陳少敏秘密參加了中國共青團,1928年,在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中成長起來的陳少敏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成為一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 ? ? ?1938年6月,陳少敏奉命來到中原地區,先后擔任洛陽特委書記、河南省委組織部長兼豫南游擊隊政委等。"在中原"lsquo;小延安"rsquo;——確山竹溝,她負責開辦了2期黨訓班,每期3個月,培訓全省各地的區縣級黨員干部600余人。"羅平均說,黨訓班為在整個河南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建立了骨干隊伍,準備了大批干部。? ? ?1939年,受中原局書記劉少奇委派,陳少敏率部挺進湖北趙家棚與李先念部會合。隨后,以陳少敏為書記的鄂中區黨委成立,李先念、陶鑄等為委員。同時組建了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后整編為新四軍第五師),李先念任司令員,陳少敏任政委。后來,陳少敏又出任豫鄂邊區黨委副書記、代理書記,是我黨長期主持一個地區全面工作和直接領導武裝斗爭的少有的女領導干部。
? ?面對日偽反動派的進犯、"圍剿",陳少敏和李先念等人周密計劃,先后組織了新街戰斗、肖家店戰斗等,給敵人以沉重打擊。陳少敏在中原抗戰的英雄事跡廣為流傳,豫鄂邊區曾專門生產"女將軍"牌香煙,煙盒上印著一位躍馬舉槍的女將,中原百姓們說:"那就是俺們愛戴的大腳女將陳大姐!"
? ?在解放戰爭初期,中原解放區根據中央指示,成功進行"中原突圍"。陳少敏全程領導和參與了這次偉大的突圍行動,勝利到達延安后,受到黨中央主要領導人的接見和慰問。
? ?新中國成立后,陳少敏先后任全國紡織工會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文革"期間,陳少敏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
【責任編輯:穆玲玲? 審核:王昱官? 網頁編輯:匡瀚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