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4-11-18
點擊:648
深耕科研助成長。自2007年畢業工作以來,從一名助教成長為一名副教授,從校級項目到自治區高校科研項目,再到自治區鄉村振興科技成果引進示范項目,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頗感欣慰的收獲。所有的成果都離不開學校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付出。
從學校立項資助的一項實驗裝置研發項目《電化學平臺建設及沙丁胺醇、超級電容器的電化學研究》著手,他搭建起了一套簡單的電化學研究平臺,從此走上了以石墨電極為基礎的有機藥物小分子的電分析化學研究。研究室設置在學校工科樓頂層物理化學實驗室一角,平時教學任務重,他就利用寒暑假時間,克服高溫與寒冷,創造合適的實驗條件,開展了項目《甲基硫菌靈在功能材料修飾碳糊電極上的電化學行為及電分析方法研究》,實驗研究中成功建立了對甲基硫菌靈的電化學檢測方法,線性方程為Ip(uA) = 2.220 + 111.9c (mmol/L),R = 0.995,線性范圍為8.0-500 umol /L,檢出限(LOD, S/N = 3)為0.64 umol/L。
開拓創新促發展。在研究中,他堅持創新思維,敢于嘗試新方法和新思路,以突破傳統限制,主持開展的《MoP/APTS修飾碳糊電極的制備及加替沙星的檢測應用研究》項目,探索將三氨基丙基乙氧基硅烷與磷化鉬進行復合,然后包覆石墨粒制成了APTS-MoP/CPE復合修飾電極,有效提升了MoP的催化特性,還能夠防止電極氧化,增加電極壽命,在材料制備技術創新研究方面展現了他突出的探究才能。他以自身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影響著身邊老師共同進步,為學院的科技創新發展不斷注入著活力。
以研促教顯成效。他將實驗技能與教學、大賽相結合,培養學生科研思維和操作技能,指導學生參加第五屆自治區基礎化學大賽獲得團體一等獎,個人獲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研究過程中不斷提煉總結研究內容,力促成果生成,在《分析科學學報》《分析測試學報》《分析實驗室》《碳素技術》《農業工程學報》《山東化工》《皮革與化工》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多篇。作為一線17年的教師,吳老師也肯定地表示,自己在教科研上還存在很多不足,將在漫漫研途上不斷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豐碩自己,潛心教學科研,用心教書育人,讓學生擁有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力量,這是教師的使命,更是教師的榮耀。
二、人物簡介
吳銳,碩士,副教授,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專職教師,主要從事電分析化學方向研究。先后主持自治區高校教師科研項目1項,自治區鄉村振興科技成果引進示范項目1項,校級重點科研項目1項,一般項目3項;指導學生競賽獲第五屆寧夏回族自治區基礎化學大賽團體一等獎、個人優秀指導教師榮譽;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獲寧夏回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三等獎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