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決策部署和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關于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的通知要求,進一步落實畢業生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學校充分校院兩級領導協同推進的帶頭示范作用,為畢業生開拓更多就業崗位和機會,全力促進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5月17日,學校黨委書記、自治區政府督導專員郭書印,學校黨委委員、校長助理劉兆俠以及就業處、相關二級學院負責人前往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走訪調研,與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學校與企業供需對接、人才培養、實習就業"等方面內容開展座談活動。
? 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昝世英對學校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對學校長期以來培養大量優秀畢業生服務銀川市經濟社會發展表示感謝。他表示,人才是社會發展的根基,也是推動經濟建設的中堅力量,近年來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緊緊圍繞"千億園區"建設目標,聚焦建立"產教融合,政校企一體"的培養機制,不斷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借助各平臺優勢精準引才、穩才,著力推進青年就業見習基地等項目建設,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扎根銀川,為寧夏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貢獻重要力量。為進一步加強與我校的政校企合作,他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強調:一是聚焦產業發展加快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二是拓展培養模式,加快形成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共贏合作的新格局;要從教育教學、人才評價、實訓基地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橫向課題的研發五個方面加強合作;三是加強組織領導,加快營造活力迸發的良好合作環境。
? 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組織人勞局局長陳習江圍繞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及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建設情況,進一步介紹了園區企業人才需求方向,希望今后與學校繼續加強交流合作共同服務大學生學習成長,促進青年早就業、就好業。
? 校黨委書記郭書印表示我校始終堅持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定位。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緊跟市場需求,順應國家和寧夏發展趨勢,聚焦自治區九大重點產業,以高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導向,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加工"lsquo;三新"rsquo;產業"需求,守正創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近年來,學校已累計培養各類畢業生3萬余名,其中在寧夏就業約占70%。學校響應國家精準扶貧的號召,積極為企業、城鄉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累計幫扶企業職工和城鄉勞動力培訓超過13000人次。學校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辦學,先后與12所國(境)外高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辦學合作關系,為寧夏高等教育的對外交流合作做出了顯著貢獻。為深入推進政校企合作,他表示希望合作雙方能夠在從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實訓基地建設、實習與就業崗位落實、科研項目申報、"訂單式"人才培養、"雙師"教師的培養等各方面開展全方位、立體化、深度的合作,在人才培養方面學校與企業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培養出企業"用的上""留得住""發展好"的人才。
? 座談會上,雙方簽訂了《政校合作框架協議》,雙方都表示將以此為契機深化校地協同創新,以落地合作、廣泛合作、精細合作持續推動優質資源整合疊加,在發揮政府、企業和學校的各自優勢的同時,共同培養社會與企業需要的人才,產教融合、全力推動為政校合作提供一個新的典范。
? 座談會后,校領導一行還走訪調研了小巨人機床有限公司、共享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銀川華信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天通銀廈新材料有限公司、寧夏鑫晶盛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和大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認真聽取了各企業負責人對企業招聘需求的介紹及對學校人才培養的建議,就畢業生實習就業、訂單式培養、教師互聘、產學研合作等方面進行深入的合作探討。
? 通過本次走訪調研活動,加強了政、校、企之間的交流互動,讓校企在政府搭建的平臺上無縫對接,對共同推進校企合作,加強與用人單位的溝通交流,建立企業與學校的對接通道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 書記校長訪企拓崗是我校促進2022屆畢業生充分高質量就業的關鍵一環,接下來我校將繼續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方式持續推進訪企拓崗專項行動,主動走訪用人單位,通過走訪調研,進行畢業生就業狀況跟蹤、深化校企合作和供需對接,大力開源拓崗,拓寬就業新空間,并通過走訪借鑒吸收企業在人才培養、管理創新、技術革新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將其融入學校育人全過程,進一步完善育人體系,與政府、企業一起促進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以更加積極的"保"來促進"穩",以更為堅實的"穩"來助推"進",以更有質量的"進"來應對"變",更好地承擔起肩負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