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日期:2024-3-05
點擊:3655
各學院團委、團支部: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根據《關于改革創新高校共青團工作切實增強思想政治引領實效的若干措施》《關于開展全區“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結合學校實際,擬在全?;鶎訄F支部實施大學生社區實踐計劃,組織動員全校團員青年常態化到城鄉社區、青年之家報到,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F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活動主題
青春行動 社區報到
二、參與對象
全校團員青年,重點以團支部為單位開展
三、時間地點
基層團支部可利用在校課余時間、周末、節假日、寒暑假期間,組織動員團員青年向城鄉社區、青年之家報到。服務地點是已經建立聯系的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服務地。
四、工作原則
1.區域共建。各基層團委指導班級團支部及學生會、學生社團、青年志愿者協會等學生組織,與街道(鄉鎮)、社區(村)、“青年之家”、青少年宮等團的基層組織和團屬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結對共建,結對關系保持相對穩定。
2.保持常態。每個基層團支部每學期至少開展2次校外考察實踐、職業體驗、勞動教育、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各基層團支部須對接固定社區開展社區實踐行動,實現結對、報到、骨干兼職、志愿服務等常態化和長效化,提升參與面、覆蓋面。鼓勵高年級團支部積極參與。
3.項目化實施?;鶎訄F支部實施項目化運行,結合專業、學科特色設計社區實踐計劃實踐項目內容,在服務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濟困助學、就業創業、生態環保、文化傳承、科技推廣、衛生醫療、政策宣傳等方面力爭形成一批具有較高辨識度和影響力的社區實踐服務項目。
五、實踐內容
1.參與社區治理。圍繞鄉村振興、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創建、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公共安全、困難救助等城鄉社區治理中的問題出計獻策,開展針對性服務。
2.開展課后服務。圍繞思想引領、興趣培養、素質拓展、自護教育、心理健康等內容,以志愿服務為基本方式,以基層黨群服務中心、“青年之家”等為陣地依托,常態化為中小學生提供課后服務。
3.組織社會調查。結合學生專業背景、研究課題、興趣愛好和基層需要,訪民情、察社情、知國情,有針對地開展社會調查,形成調研成果。
4.開展文體活動。圍繞黨的創新理論、政策法律、精神文明創建等內容,以書法、繪畫、歌曲、舞蹈、話劇等多種形式,面向基層群眾開展公益性文化宣傳活動。廣泛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5.促進基層團建。協助街道(鄉鎮)、社區(村)團組織開展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工作,參與基礎團務、活動設計、項目實施等。
六、工作要求
1.完善對接機制。充分認識開展社區實踐行動的重要意義,充分發揮大學生團員、基層團支部的優勢特長,積極對接聯系附近社區、街道,做好人員、項目對接工作。
2.加強工作保障。各基層團委要積極為團支部開展社區實踐計劃提供資源、場地、保險等保障,確保實踐活動有效開展。
3.注重宣傳引導。各基層團委要及時了解掌握社區實踐進展情況,充分運用各類媒體對實踐活動進行宣傳報道,總結推廣好的做法和經驗,并定期向學校團委報送文字、照片、視頻等材料。
4.建立激勵機制。各基層團委要在第二課堂成績單系統及時發布相關活動,可以對完成報到工作的大學生團員給予社會實踐院級立項認定、頒發榮譽證書、評選院級“社區實踐之星”等激勵表彰。對表現突出的學生,可作為推薦優秀團員(團干)、“青馬工程”學員、志愿者表彰優秀個人的優先人選,并優先推薦擔任永寧縣各街道、社區團組織兼職副書記或委員。
5.做好臺賬記錄。各基層團委要根據工作通知要求,統籌推進組織團支部開展社區實踐行動,組織各基層團支部建立社區實踐項目臺賬清單(附件),并于11月30日前報送相關工作情況,工作情況應該包含學院整體工作推進情況,具體團支部結對情況、具體實踐項目案例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