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和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貫徹黨的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法規(guī)知識,引導干部師生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四個與共”“五個認同”思想,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校黨委統(tǒng)戰(zhàn)部精心編制了《民族宗教工作應知應會知識》,以便大家學習閱讀。
1. 一條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 一個堅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
3. 兩個共同: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
4. 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5. 三個意識: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法治意識。
6. 三交: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tǒng)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7. 三股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
8. 三個意義:要賦予所有改革發(fā)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以維護統(tǒng)一、反對分裂的意義,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
9. 四個與共: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
10. 四個共同:我們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我們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我們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我們偉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11. 四個不增加:寺廟數量不增加、殿堂規(guī)模不增加、僧尼數量不增加、宗教活動不增加。
12. 五觀:推動各民族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
13. 五個認同: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
14. 五個嵌入:推動實現各民族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15. 六個相互: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
16. 九個必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必須深刻認識做好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性,必須建立健全強有力的領導機制,必須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必須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必須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必須堅持把廣大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必須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系,必須支持宗教團體加強自身建設,必須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17. 十二個必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高度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必須把推動各民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共同奮斗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必須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必須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必須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必須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必須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必須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必須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18. 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19. 加強和改進黨對宗教工作的領導:明確各級黨委和政府在宗教工作中的主體責任,黨委主要負責人為本地區(qū)宗教工作第一責任人,把宗教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黨委常委會每年要研究宗教工作,及時研究宗教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加強監(jiān)督檢查,推動落實宗教工作決策部署。加大宗教工作支持力度,政府要將宗教事務管理所需經費等納入財政預算。把宗教工作納入領導班子評價考核體系,將貫徹執(zhí)行宗教工作政策法規(guī)、妥善處置涉及宗教各類問題作為衡量工作能力和績效的重要內容。
20. 新時代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務: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21. 宗教事務管理的基本原則: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
22. 基層宗教工作“三級網絡、兩級責任制”的內容:建立完善縣、鄉(xiāng)(鎮(zhèn))、村(社區(qū))三級宗教工作網絡,嚴格落實鄉(xiāng)村兩級宗教工作責任制。
23. 宗教活動場所“四進”活動內容:國旗、憲法和法律法規(gu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宗教活動場所。
24. 宗教界人才隊伍建設的標準: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關鍵時起作用。
25. 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共召開了幾次,分別是什么時間?第一次:1992年1月14日至18日;第二次:1999年9月29日至10月3日;第三次:2005年5月27日至28日;第四次:2014年9月28日至29日;第五次:2021年8月27日至28日。
26.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四個必然要求”是什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和發(fā)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必然要求;是黨的民族工作開創(chuàng)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27.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正確把握哪“四種關系”?要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要正確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各民族意識的關系;要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系;要正確把握物質和精神的關系。
28. 新時代民族地區(qū)干部隊伍的要求是什么?
(1)維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態(tài)度特別堅決;
(2)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
(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行動特別堅定;
(4)熱愛各族群眾感情特別真摯。
29. 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1)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
(2)堅持以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途徑;
(3)堅持以“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圓中國夢”為總目標;
(4)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促進民族團結;
(5)遵循社會團結規(guī)律,堅持正面引導;
(6)堅持齊抓共管、形成合力。
30. 如何引領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用團結進步、和平寬容等觀念引導廣大信教群眾,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深入挖掘教義教規(guī)中有利于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對教規(guī)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fā)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闡釋。
31. 宗教工作的本質和做好宗教工作的關鍵是什么?宗教工作的本質是群眾工作。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信教群眾與不信教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重要基礎,都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做好黨的宗教工作,關鍵要在“導”上想得深、看得透、把得準,做到“導”之有方、“導”之有力、“導”之有效,牢牢掌握宗教工作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