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一場以《牧馬清水河》文學作品鑒賞為主題的學術報告會在學校圖書館報告廳順利開展。本次報告會特邀寧夏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主任楊占武研究員為主講嘉賓,作了題為“沉思鐘萬里——文學與藝術的情感表達”的學術報告。副校長王偉教授出席并主持報告會, 280余名師生代表聆聽了報告。
報告會上,楊占武研究員首先深情回顧了《牧馬清水河》作品創作的心路歷程。他分享了自己的創作經驗,強調散文寫作需要具備歷史的厚度、哲學的深度和經濟的尺度。他提到,散文應通過深厚的情思和寬廣的視野,以凝練的語言表達悲天憫人、眾生平等的寫作感覺。楊占武還指出,他的作品通過對貧困問題、生態問題、教育問題的多方面關注,述寫了對故土鄉情的深情厚誼和對人生見聞的深刻感悟。
在作品鑒賞互動環節,與會師生紛紛踴躍發言,現場氣氛熱烈而活躍。與會師生從不同角度對《牧馬清水河》的價值和意義表示了由衷的贊賞。大家一致認為,這部作品不僅具備厚重的歷史氣息,還與生活記憶相融,通過歷史的縱深和豐富的人情人性,構建出文化自信。同時,作品中對于生活知識的儲備、對方言考證的嚴謹,也是本篇散文的精彩之處。
文法學院院長馬麟被《牧馬清水河》所表達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他表示,這部作品不僅是對歷史、對文化的深刻反思,更是對生活、對情感的細膩描繪。它用豐富的細節和深刻的思想,展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深厚情感和對人生的深刻洞察,給予讀者大愛之情懷的感動。黨政辦公室副主任羅海榮,以“記憶”為觸動點對《牧馬清水河》中的鄉音鄉味鄉言如臨其境,“尊重和理解腳下的每一片土地”呈現深層次的哲思;充沛的故土情思則安頓、安放了作者甚至讀者的靈魂。這部作品對于提升師生的文學素養和審美能力,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此次《牧馬清水河》作品鑒賞學術報告會不僅為師生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文學作品、提升文學素養的平臺,也進一步推動了校園文化建設,營造了濃郁的學術氛圍。與會師生紛紛表示,此次報告會受益匪淺,不僅加深了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激發了他們對文學創作的敬佩和熱情。
學校將以此次文學與藝術的鑒賞學術報告為契機,繼續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不斷開展高端學術講堂,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師生提供更多的學術交流和文學閱賞機會,推進高素質、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走向新輝煌。(供稿:科研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