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銀川能源學院能源電力產業學院“產、學、研、用”新能源一體化實訓基地,新能源發電系統、風光互補發電綜合實訓系統、光伏制儲氫氫氧燃料發電系統、可再生能源智能微電網與100KWp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訓基地設備整齊劃一的擺放著,“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帶頭人、學校副校長王偉正在與該院負責人馬會賢商議學生實訓和保持發揚學校獨特優勢專業學科的辦法。
“學校制定了《銀川能源學院“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和學科專業建設,堅持內涵發展,注重應用型辦學特色培育,加強優勢專業學科建設,通過多年的努力,產生了一批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學科、重點學科、重點專業、優勢特色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育示范專業,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及自治區級優勢教學團隊。”學校二級學院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黃瑞民介紹說,僅他所在的學院就完成了七項學校類似重點工作。根據寧夏“十四五”發展規劃產業振興戰略,聚焦寧夏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與寧東管委會合作,招收定單班;與11家企業合作,開展產教融合工作,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到學校任教,選派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了解市場行情;舉辦企業大講堂;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共同編寫《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化工設備機械基礎》《化工設備與維護》《食品微生物綜合實訓》《DCS化工控制實習》等實訓指導書6本。由于緊跟市場,貼近服務,學生就業形勢非常好,目前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內蒙古鄂爾多斯電冶集團等在崗學生分別達200多名和180多名,30%的同學擔任廠長、調度長等中層以上管理干部。曾經在該學院學習,目前在寧夏寶立集團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的路凱表示,銀川能源學院培養的能源化工專業學生在社會上特別受寵,他現在年薪已達60多萬元。
被學校聘為能源化工產業學院名譽院長苗全旺介紹,學校產教融合是全方位有深度的融合,不僅停留在產業上,還在文化上相互融合。他們已經連續4年組織近百名職工與學校共同開展“產教融合迎新文藝晚會”,連續3年參加學校組織的“校企籃球聯賽”和校企團建訓練,不但增進了感情,還了解了各方面的市場需求,對提高品牌專業建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星光不負趕路人,江河眷顧奮楫者。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學?!瘜W工藝’是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學科;‘熱能工程’是自治區級重點學科;‘能源化學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為自治區級重點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為自治區級優勢特色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示范專業、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能源經濟’專業成為自治區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學校的‘石油化工教學團隊’獲得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教學團隊’榮譽;‘能源化工教師團隊’獲批自治區‘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榮譽,形成了以能源、化工為重點的專業特色?!睂W校就業處處長顧凌云認為品牌專業建設為他們更好地開展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他還介紹說,品牌專業建設使一批產教融合,競賽聯動的實踐性課程、教學成果、大賽團體、優秀個人等獲得國家級和自治區級表彰獎勵,在“互聯網+”等各級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學校2個項目獲得國家級三等獎,9個項目獲得自治區級二等獎,51個項目獲得自治區級各種獎勵,187個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學科技能競賽獎,105個項目獲批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