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多措并舉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與文化修養
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承擔著全校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任務,以“立德樹人”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價值遵循,通過課程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第二課堂”、特聘教授講座以及各種“宣傳日”活動,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大學生文化修養,注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和實踐。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優勢,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課程教學是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修養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思想”、“道德”、“法律”為知識模塊,注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與實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兩個了解 ,四個選擇”為主線,側重對大學生進行“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浸潤與弘揚”;《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以及前后貫穿的四個具體理論形態為框架,側重對大學生進行理論政策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根本,側重對大學生進行唯物史觀教育;《形勢與政策》既講當前國內外的形式,也講國家身處其中所采取的政策,用熱點、難點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關注世界大勢與國家形勢。《中國民族宗教理論與政策》側重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政策觀教育,集中體現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能好這一正能量理念。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充分發揮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價值優勢,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以知識、教育為基礎,以理論內化為核心,以價值引領為目標,注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和實踐;注重樹立大學生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信念,弘揚中國精神;增強大學生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政策認同以及價值認同,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與文化修養起到最直接的教育效果。
二、依托課程實踐教學,發揮實踐育人功能,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這些年來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進行了教學改革綜合探索,加大了對課程的教學改革力度,對《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念》三門課程進行了實踐教學改革。《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以“道德觀察”、“模擬法庭”為實踐教學模塊。精選反映社會熱點問題的道德和法律案例進行現場教學,引發學生道德爭鳴,增強大學生對程序法的理解,樹立法制意識。此外,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庭審,現場感受法制尊嚴,引導學生知法、懂法、遵法,并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影視觀感”、“主題調查”為實踐教學模塊。“影視觀感”實踐教學精選反映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優秀影片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主題調查”實踐教學模塊選擇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相關問題進行調查,引導學生運用知識、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觀察社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以“讀書悟人生”、“慧眼看事務”為實踐教學模塊,“讀書悟人生”實踐教學模塊精選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章,供學生閱讀并撰寫讀書筆記或者報告,增強學生閱讀原著,理解原著的能力,以原著學習帶動學生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樹立唯物史觀。“慧眼看事務”實踐教學模塊精選反映社會熱點問題的相關案例,使學生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增強學生認識外部世界的能力。另外,我部積極開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將自治區博物館作為實踐教學基地,組織學生參觀訪問,了解區史、區情,將歷史教育與現實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以上課程的實踐教學已經成熟運用并且實施了幾年,總得效果相當不錯,很好地將知識與理論、理論與實踐、學習與生活結合了起來,樹立和培養了學生知行合一的觀念,有力的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水平。
三、依托“第二課堂”教學,以豐富有感染力的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文化修養。這些年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第二課堂”教學形式,不僅延伸了課堂理論教學,豐富了學生學習生活內容,而且增強了學生道德和人文素質的教育。這些活動有演講比賽、征文比賽、辯論賽、模擬法庭大賽等。征文比賽和演講比賽往往合二為一,先征文比賽,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演講比賽。征文比賽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演講比賽鍛煉了學生的口才能力,而且主題鮮明,充滿正能量。思想政治文化辯論賽連續舉行了四屆,每屆選擇一個“非此即彼”的主題進行辯論。從查閱資料,收集和甄選材料到對陣辯論,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口的辯才能力。模擬法庭大賽連續舉行了六屆,模擬真實法庭場景取證、庭審、聽審,很好地展示了程序法訴訟程序,表演者擔當角色,聽審者身臨其境,充分感受了法律尊嚴與法制精神。模擬法庭大賽不僅在全校公演,而且在區上參加比賽并多次取得二等獎以上成績。總得來說,通過第二課堂教學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陶冶了性情,增強了道德責任感和法制觀念,提升了人文修養。
四、充分調動校外資源,開展特聘教授講座,拓展大學生素質教育。2014年下半年全區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我部更名為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在理解共建精神基礎上,我部充分利用校外優質教學資源,聘請區內相關專家、學者作為特聘教授走進大學課堂,為學生奉獻文化大餐。這些講座有《人生品牌》、《百年來日本對我國的軍事地理調查》、《依法治國和全球化條件下的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育興國之魂、筑強國之基——培訓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法律素養、創造美好人生》、《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的地位和作用》、《中阿博覽會與寧夏對外開放》。這些開放性的講座有力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五、依托“宣傳日”活動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法制教育。重要的“宣傳日”如“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12.4”普法日等,我部門都會及時依托這些特殊日子對學生進行道德、法制、安全等教育,樹立大學生崇高的職業理想和社會理想,做一個有德有才有為,對社會有益的有用人才。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優勢,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課程教學是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人文修養的主渠道。《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以“思想”、“道德”、“法律”為知識模塊,注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與實踐;《中國近現代史綱要》以“兩個了解 ,四個選擇”為主線,側重對大學生進行“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浸潤與弘揚”;《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以及前后貫穿的四個具體理論形態為框架,側重對大學生進行理論政策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以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為根本,側重對大學生進行唯物史觀教育;《形勢與政策》既講當前國內外的形式,也講國家身處其中所采取的政策,用熱點、難點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關注世界大勢與國家形勢。《中國民族宗教理論與政策》側重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政策觀教育,集中體現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能好這一正能量理念。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充分發揮各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理論、價值優勢,在具體教學過程中以知識、教育為基礎,以理論內化為核心,以價值引領為目標,注重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養成和實踐;注重樹立大學生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信念,弘揚中國精神;增強大學生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政策認同以及價值認同,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與文化修養起到最直接的教育效果。
二、依托課程實踐教學,發揮實踐育人功能,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這些年來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進行了教學改革綜合探索,加大了對課程的教學改革力度,對《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念》三門課程進行了實踐教學改革。《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以“道德觀察”、“模擬法庭”為實踐教學模塊。精選反映社會熱點問題的道德和法律案例進行現場教學,引發學生道德爭鳴,增強大學生對程序法的理解,樹立法制意識。此外,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庭審,現場感受法制尊嚴,引導學生知法、懂法、遵法,并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以“影視觀感”、“主題調查”為實踐教學模塊。“影視觀感”實踐教學精選反映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優秀影片潛移默化地教育學生。“主題調查”實踐教學模塊選擇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相關問題進行調查,引導學生運用知識、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觀察社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以“讀書悟人生”、“慧眼看事務”為實踐教學模塊,“讀書悟人生”實踐教學模塊精選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章,供學生閱讀并撰寫讀書筆記或者報告,增強學生閱讀原著,理解原著的能力,以原著學習帶動學生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立場和方法,樹立唯物史觀。“慧眼看事務”實踐教學模塊精選反映社會熱點問題的相關案例,使學生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案例,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增強學生認識外部世界的能力。另外,我部積極開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將自治區博物館作為實踐教學基地,組織學生參觀訪問,了解區史、區情,將歷史教育與現實教育很好地結合起來。以上課程的實踐教學已經成熟運用并且實施了幾年,總得效果相當不錯,很好地將知識與理論、理論與實踐、學習與生活結合了起來,樹立和培養了學生知行合一的觀念,有力的提升了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修養水平。
三、依托“第二課堂”教學,以豐富有感染力的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文化修養。這些年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第二課堂”教學形式,不僅延伸了課堂理論教學,豐富了學生學習生活內容,而且增強了學生道德和人文素質的教育。這些活動有演講比賽、征文比賽、辯論賽、模擬法庭大賽等。征文比賽和演講比賽往往合二為一,先征文比賽,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演講比賽。征文比賽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演講比賽鍛煉了學生的口才能力,而且主題鮮明,充滿正能量。思想政治文化辯論賽連續舉行了四屆,每屆選擇一個“非此即彼”的主題進行辯論。從查閱資料,收集和甄選材料到對陣辯論,充分展示了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口的辯才能力。模擬法庭大賽連續舉行了六屆,模擬真實法庭場景取證、庭審、聽審,很好地展示了程序法訴訟程序,表演者擔當角色,聽審者身臨其境,充分感受了法律尊嚴與法制精神。模擬法庭大賽不僅在全校公演,而且在區上參加比賽并多次取得二等獎以上成績。總得來說,通過第二課堂教學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陶冶了性情,增強了道德責任感和法制觀念,提升了人文修養。
四、充分調動校外資源,開展特聘教授講座,拓展大學生素質教育。2014年下半年全區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我部更名為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在理解共建精神基礎上,我部充分利用校外優質教學資源,聘請區內相關專家、學者作為特聘教授走進大學課堂,為學生奉獻文化大餐。這些講座有《人生品牌》、《百年來日本對我國的軍事地理調查》、《依法治國和全球化條件下的領導科學與領導藝術》、《育興國之魂、筑強國之基——培訓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法律素養、創造美好人生》、《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的地位和作用》、《中阿博覽會與寧夏對外開放》。這些開放性的講座有力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五、依托“宣傳日”活動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法制教育。重要的“宣傳日”如“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12.4”普法日等,我部門都會及時依托這些特殊日子對學生進行道德、法制、安全等教育,樹立大學生崇高的職業理想和社會理想,做一個有德有才有為,對社會有益的有用人才。
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
馬冠朝
馬冠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