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學是一種“大用” 對人的塑造不可或缺
2013年,由美國哈佛大學發布的一項報告表明,過去60年,“文科無用論”的思維讓選擇哈佛藝術人文專業的學生占比從36%下跌到20%,甚至,一些已經選擇人文專業的學生也在不斷“逃離”;2015年,日本文部省發出通知,敦促該國國立大學縮小或廢除人文學科……在日益重視經濟與技術發展的社會里,“人文學科遭遇危機”成為全球性話題。
“認為人文學科過時、無用的看法是非常短視的。”在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賀仲明看來,人文學科所傳承的人文精神、文化傳統,是人類重要的精神財富,人文學科所代表的價值理性為社會文化提供必要的文明秩序、道德規范,能夠給予科學技術發展以必要的調控和規制。
人文科學是一種“大用”正如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曾軍所言,將創造等同于物質財富創造,是功利主義流行的重要表征。人文研究的價值實現是多重的,需要改變的不是人文研究的價值實現方式,而是社會對不同學科價值實現的評價標準。汕頭大學商學院教授田廣分析認為,人類社會生活是多元多樣的,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也是多層面的。經濟技術、自然科學推動了經濟社會硬實力的提升,而人文學科帶來的軟實力提升則表現為間接的、柔性的,也更為深遠。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王寧將人文學科的價值概括為“既無用吧,也有用”。“所謂‘無用’是指文科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經濟效益;而有用則指的是人文科學的重要性往往體現在對人們認識觀念的影響以及對人們世界觀的改變。”他認為,人的觀念一旦發生變化就會帶來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巨大變革,而就這一點而言,人文科學所產生的作用是一種“大用”。
人文知識對人的塑造不可或缺
人文主義是人文學科的核心,更強調對人的修養、品德的培養,對人本身的思考。在王寧看來,人文學科在現代大學體制內不可缺少。除了發展自身的學科外,人文學科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文環境和學術氛圍,促進各種學術思想的交流和交鋒,正是在這樣的交流和交鋒中,新的思想和成果才能產生,新的大師才能脫穎而出。
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近年來“文科無用論”,這些將文理科對立乃至輕視文科的偏見也反映出將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對立的觀念。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曹則賢認為,人文知識對人的塑造是不可或缺的,優秀的自然科學家人文素質都是過硬的。如數學家羅素,同時身為哲學家,還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托馬斯·楊是物理學家、醫生,還是頂尖的語言學家,破譯過羅塞塔石碑……將知識分成僵硬的文科與理科,其造成的危害在文科生身上尤甚。
對于“學文科很難找到工作”的質疑,曾軍認為,如果將人文學科的培養僅僅局限在某些“職業”或“崗位”上,是對人文學科存在價值的最大誤解。人文學科承擔的使命是文化傳承與創新,是提高全體公民的文化素養和精神境界。而有著良好人文素養的學生畢業后從事任何工作都會很快地使自己適應環境和工作,從而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把工作做好。
營造良好人文學科發展環境
如何推動人文學科在當代實現應有的價值?受訪學者表示,人文學科的發展既需要良好的外部環境,更需要學科自身加強“內功修煉”。
近年來,一些國家不能投入較大財力去發展人文學科。每當這些國家爆發經濟危機時,該國大學的人文學科及科研項目便會受到影響。這種情況尤其在當今的歐美國家普遍存在。“西方國家當前遭遇的人文學科危機值得我們深思。”王寧表示,在我國這樣一個有著深厚人文傳統和文化積淀的東方大國,人文學科研究始終沒有中斷,體現了國家對發展人文學科的高度重視。要在社會上營造一個有利于人文學科發展的氛圍,還需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從體制上保證人文學科的存續和發展。
賀仲明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營造好的人文環境,首先要放棄片面追求金錢利益的社會價值觀,重視人文內涵、價值精神,給予人文學科方面更多的尊重和倡導,提高大眾的人文素質教育。
“人文學者應該理直氣壯地為自己學科的存在價值辯護。”王寧認為,人文學科發展要獲得社會信譽,首先自身要樹立“學術研究為了誰”的學術價值觀,無論人文學科,還是社會科學,都需要以經濟社會發展所需、國家民族人民所需的時代命題為使命,要讓自己的研究彰顯出時代的光輝。[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作者:張清俐]
馬克思主義教學科研部
劉兆俠
劉兆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