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方法體系”
作者 張東寧
近年來,在加強課堂理論教學實效性改革的同時,高校將實踐教學作為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式方法的重要內容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但探索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例如,課時規定比較隨意,實踐教學內容與課堂理論教學內容聯系脫節,缺乏穩固的實踐教學基地,與學校相關部門組織的社會實踐常有沖突,等等。為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的實效性,很有必要認真總結、整合,逐漸摸索出一套普遍適用、切實可行的實踐教學運作方法,以固化實踐教學的改革成果,為高校思想政治課的實踐教學提供一個有章可循的模式。作者 張東寧
第一,理論依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以下簡稱“實踐教學”)的根本理論依據是什么?當然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主體在實踐基礎上對客體的能動反映,實踐是聯系主體人和客體物質之間的橋梁。實踐對認識的能動作用充分體現在作為認識的最高形態——科學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用科學理論武裝大學生的頭腦。“進課堂、進教材”是必要的途徑和手段,是外部的灌輸;而“進頭腦”才是根本的目的,這就是理論的“內化”。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對認識的發生和發展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實踐教學是理論“內化”的重要環節。外部灌輸的理論,只有經過社會實踐,才能真正“內化”、“入腦”,成為一種信念。實踐可以充分激發和調動大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對社會現實產生理性認識,從而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增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自覺性。
除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在專業理論層面上,“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也是需要把握的。“教學做合一”的教育理論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陶行知先生非常強調“做”,也就是實踐。他不僅強調實踐,而且強調認識要指導實踐,獲得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的統一,他說: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根據做的方法。事怎樣做便怎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在這個定義下,先生與學生失去了通常的嚴格的區別,在做上相教相學倒成了人生普通的現象。今天的實踐課程已經成為一種與課堂理論課程相并列的課程類型,二者相互補充,有機滲透,以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既可以系統地學“深”,又可以聯系實際學“活”。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應包括課堂教學,還應包括實踐教學,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
第二,教學目標。實踐教學的目標,包括思想素質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三項內容。思想素質目標是實踐教學的核心目標。在實踐中,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社會,接觸各個階層的人,通過面對面的交流,了解群眾的疾苦和需求,明確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學生運用辯證的方法分析各種問題,從而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理解,促進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增強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的自覺性,培養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知識目標,也就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的認識。通過實踐,學生由被動接受轉為主動參與,通過親身體驗,直接感知課堂教學以外的知識,進一步印證、理解理論知識。并在積極主動的實踐過程中,達到開拓思維空間、深刻認識社會、增強理論教學的實效性的目的。能力目標,是幫助學生完成從書本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要使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除了學習和掌握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社交能力外,還要充分激發其批判精神和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從書本到現實、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有了這次飛躍,再一次回到理論和書本上的時候,學生的認識水平會有質的升華。
第三,創造有利的實現條件。包括實踐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實踐指導教師培訓與整合、實踐教學運行和保障機制。實踐教學資源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結合各校實際,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地域資源的開發利用。主要指校內和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包括博物館、紀念館、革命遺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改革開放成就顯著的小城鎮、學校董事單位、校友所在單位等社會資源以及高校自己設立的大學生創業基地、就業基地、軍民共建單位、科教合作單位等;在高校內,校史館、各種人文景觀等,都是實踐教學資源。二是橫向管理機構資源的開發利用。教學部門擁有理論功底扎實的師資隊伍、學術資源和少量的經費資源、組織資源,而學生管理工作機構則擁有廣泛的組織資源、充足的活動經費和豐富的校外資源。加強相互間的溝通,優勢互補很有必要。
有關實踐指導教師的培訓與整合,應做好以下工作。一要抓好教師自身的實踐活動。高校應通過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進行培訓,引導教師不僅要掌握豐富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而且要掌握教學方法,尤其要掌握如何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讓教師走出校門,更多地了解外部世界,以彌補自身社會閱歷和實踐經驗的不足。二要整合實踐教學教師隊伍。由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涉及在校所有專業的學生,所以僅僅依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力量過于單薄。要將各系、班學生輔導員和班主任納入到實踐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另外,也可以聘請一些校外指導教師,讓他們參與具體指導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教學運行和保障機制的創設是實踐教學實施的樞紐,是實踐教學得以長效運行的關鍵,具體說應從三個方面構建運行和保障機制。一是整合思想政治理論課各門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形成獨立的教學體系。二是細化職能部門具體工作任務。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負責組織編寫實踐教學大綱、教材和指導書,制定實踐教學具體要求和成績評定標準,制定實踐教學計劃的實施方案和調研課題指南,外派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檢查指導教師的實踐教學活動,總結評估實踐教學的效果;教務處根據教學計劃下達實踐教學任務,制定教師實踐教學工作量計算辦法并審核其經費的使用情況,檢查、督導、協調全校的實踐教學活動;指導教師會同團組織和學生工作部根據教學任務組織落實實踐教學并考核學生實踐課成績。三是設立專項經費并合理使用。關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經費問題,教育部曾下發過多個相關文件,明確要求各高校每年要按一定的生均數額標準劃撥專項經費用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教學主管部門有必要設立實踐教學專項資金,以保證實踐教學長期、卓有成效地開展。
第四,構建穩定、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關鍵問題是三個方面:一是可行性,主要是實踐教學課評估指標的可操作性。這就是說,指標必須簡便易行,各項指標的設計便于獲得,符合實情,對反映教學成果具有實際意義。二是方向性。實踐教學考核指標制定時,必須與課程特點緊密結合,注重考察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認識能力的提高,如參與社會實踐的積極性、觀察社會的視角、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傾向等。三是整體性。實踐教學評估體系作為一個系統,在設計指標項目時,必須注意整體性。當然,實踐最后結果(調查報告、問卷分析、觀察體會等)是最重要的,但實踐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最好有量化的辦法,以便于操作。(作者單位:遼寧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