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結束,這一年里,教育領域有不少大事發生,比如影響千家萬戶、力度空前的"雙減"政策落地、聚焦家庭教育的《家庭教育促進法》發布等等。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一項項政策、法規的出臺,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小編整理了其中一部分影響老師、家長和孩子的"教育大事",一起來看看吧!
一月《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指導意見》
《意見》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一個全面系統部署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文件,主要強調了高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師風建設、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細化落實教師評價改革和提升教師教書育人等四方面內容。
《意見》提出
強化師德考評落實
將師德師風作為教師招聘引進、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導師遴選、評優獎勵、聘期考核、項目申報等的首要要求和第一標準,嚴格師德考核,注重運用師德考核結果。高校新入職教師崗前須接受師德師風專題培訓,達到一定學時、考核合格方可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并上崗任教。
完善高校教師聘用機制
充分落實高校用人自主權,政府各有關部門不統一組織高校人員聘用考試,簡化進人程序。高校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辦學實際需要,自主制定教師聘用條件,自主公開招聘教師。嚴把高校教師選拔聘用入口關,將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察落到實處。
二月《關于大力加強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的意見》
這是自2000年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正式啟動以來,第一個由教育部牽頭、多部門聯合印發的針對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建設與應用工作的規范性文件。
《意見》提出5項舉措
一是加強國家、省、市、縣、校級平臺體系建設,統籌利用網絡和電視渠道,促進資源共享,渠道互補,覆蓋全體學生,國家層面完善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空中課堂。
二是高質量開發資源,堅持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育人理念貫穿到資源建設中,重點開發兩大類資源,廣泛匯聚豐富的專題教育資源,以"四高"(即參與地區教育質量高,所在學校辦學水平高,參與教師教學水平高,技術團隊專業水平高)標準系統建設課程教學資源。
三是充分發揮平臺資源作用,服務學生自主學習、服務教師改進教學、服務農村提高質量、服務應對重大公共事件以及增強師生互動交流。
四是提高師生應用能力,加大教師培養培訓;提升學生信息素養,將信息素養培育有機融入各門學科教育教學。
五是完善政策保障體系。設立重點建設項目,用五年時間建立健全國家和省級中小學線上教育教學平臺資源體系和運行機制;加強基礎條件保障,明確教育等各部門的職責,加強協作;推進資源開發應用,完善資源開發遴選、優質資源獎勵、應用動力機制。
三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綱要》第十三篇指出,"提升國民素質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其中要求——
《綱要》要求
推進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
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完善辦學標準,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加快城鎮學校擴容增位,保障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改善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條件,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提高鄉村教師素質能力,完善留守兒童關愛體系,鞏固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成果。鞏固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92%以上。規范校外培訓。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提高到90%以上。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
深化教育改革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發展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愛國情懷、創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養。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改革完善經費使用管理制度,提高經費使用效益。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有序引導社會參與學校治理。深化考試招生綜合改革。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開展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推進高水平大學開放教育資源,完善注冊學習和彈性學習制度,暢通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轉換渠道。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
3月,教育部等六個部門聯合印發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正式發布。這次《評價指南》最大的特點之一,就在于它不僅對學校、教師、學生進行評價,還把縣級黨委政府納入了評價對象。
《指南》提出
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
縣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主要包括價值導向、組織領導、教學條件、教師隊伍、均衡發展等五方面內容,旨在促進地方黨委政府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加強對義務教育工作的領導,履行舉辦義務教育職責,促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學校辦學質量評價主要包括辦學方向、課程教學、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學生發展等五方面內容,旨在促進學校落實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要求,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充分激發辦學活力,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育人質量。
學生發展質量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五方面內容,旨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四月《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
《通知》明確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安排適當鞏固練習;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
不給家長布置作業
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營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圍,合理安排孩子課余生活,與學校形成協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動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引導孩子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激勵孩子堅持進行感興趣的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不額外布置其他家庭作業。
嚴禁校外培訓作業
各地要按國家有關規定,把禁止留作業作為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堅決防止校外培訓機構給中小學生留作業,切實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五月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
5月,國務院發布了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這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頒布實施的第一部教育法規,意義重大而深遠。
《實施條例》規定
堅持民辦教育公益性基本原則
強調民辦學校應當堅持教育公益性,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規定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也不得轉為民辦學校。其他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省級人民政府可以對公辦學校參與舉辦、使用國有資產或者接受政府生均經費補助的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制定最高限價,民辦學校及其舉辦者不得以贊助費等名目向學生、學生家長收取或者變相收取與入學關聯的費用。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不得與利益關聯方進行交易,其他民辦學校與利益關聯方進行交易的,不得損害國家利益、學校利益和師生權益。
堅持公辦民辦平等法律地位
強調實施學前教育、學歷教育的民辦學校享有與同級同類公辦學校同等的招生權,與公辦學校同期招生;建立民辦幼兒園、中小學專任教師勞動合同備案制度,建立統一檔案記錄教師的教齡、工齡,與公辦幼兒園、中小學教師平等對待;規定民辦學校及其教師、職員、受教育者申請政府設立的有關科研項目、課題等,享有與同級同類公辦學校及其教師、職員、受教育者同等的權利。
六月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今年6月1日實施行,其中既有很多立法亮點,也有不少執法難點,更對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齊抓共管,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
不滿16周歲不得開通網絡直播
網絡直播服務提供者不得為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直播發布者賬號注冊服務;為年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提供網絡直播發布者賬號注冊服務時,應當對其身份信息進行認證,并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六條
平臺應限制未成年人上網消費、打賞
網絡游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四條
未經允許手機不能帶入課堂
學校應當合理使用網絡開展教學活動。未經學校允許,未成年學生不得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應當統一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條
校園欺凌學校不得隱瞞
對實施欺凌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根據欺凌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依法加強管教。對嚴重的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七月《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從家庭作業到校外培訓,從課堂教學到課后服務……2021年7月《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發布,"雙減"政策落地實施。
《意見》明確
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
健全作業管理機制,合理調控作業結構,分類明確作業總量,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作業完成指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提升學校課后服務水平,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課后服務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早于當地正常下班時間,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增強課后服務的吸引力。拓展課后服務渠道,做強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優秀教師開展免費在線互動交流答疑。
堅持從嚴治理,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
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線上學科類機構改為審批制,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分類制定標準、嚴格審批。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九月《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21年修訂版)》
《方案》規定
監測學科領域主要包括德育、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與健康、藝術、勞動、心理健康。
每個監測周期為三年,每年監測三個學科領域。第一年度監測數學、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第二年度監測語文、藝術、英語,第三年度監測德育、科學、勞動
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
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發布,2022年1月1日起實施,明確了家庭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標志著家庭教育全面納入法治實施軌道。
《促進法》規定
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未成年人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
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離異的,應當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責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絕或者怠于履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得阻礙另一方實施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學習、休息、娛樂和體育鍛煉的時間,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學習負擔,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十二月《"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
《計劃》提出
深化招生管理改革。全面推進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考試招生錄取模式,著力構建規范有序和監督有力的招生機制,堅決杜絕違規跨區域掐尖招生,防止縣中生源過度流失,維護良好教育生態。
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教師流動手續,嚴禁發達地區、城區學校到薄弱地區、縣中搶挖優秀校長和教師,對未經組織人事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同意,惡意從縣中學校搶挖人才的,停止學校各類評優評先資格。實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適當提高中小學中級、高級教師崗位比例,中高級教師崗位設置適當向縣中傾斜,合理核定縣中績效工資總量,績效工資內部分配向優秀人才傾斜。
《"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
《計劃》提出
推進教育公平,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充分考慮出生人口變化、鄉村振興和城鎮化發展趨勢,逐年做好入園需求測算,完善縣(區)普惠性幼兒園布局規劃,原則上每三年調整一次。
國家實施教育提質擴容工程和教育強國推進工程,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支持人口集中流入地、農村地區、"三區三州"、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片區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普及學前教育。各地實施幼兒園建設項目,補齊普惠性資源短板,確保城鄉學前教育資源全覆蓋。
優化完善財政補助政策,逐步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學前教育有質量可持續發展。健全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加強幼兒園收費監管,各省(區、市)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群眾承受能力和辦園成本等因素,動態調整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最高收費限價。
????? 內容來源: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
?